醫生和急救志愿者在巡邏。記者鐘圓圓 攝
“尊敬的各位隊友,因海口市客貨滾裝運輸突發事件一級應急響應解除,三個港口運轉狀態良好,無旅客滯留,志愿服務隊決定解除秀英港、新海港兩個港區的急救志愿服務工作,大家辛苦了。”26日上午,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付杰在“2018春節港口志愿者服務”微信群里發布了這則消息,宣告6天的春運急救志愿服務正式結束。從20日8時到26日8時,海口120急救志愿服務隊共發動急救志愿者223人次,協助醫務人員救治20多名旅客,幫助滯留旅客超過2000人次,讓更多人平安回家。
急救志愿者穿梭在港口待渡車場中。記者鐘圓圓 攝
預備志愿者上陣 醫生巡車流能讓旅客安心
“這兩天滯留旅客多,志愿者需求量大,我雖然是預備志愿者,但是關鍵時刻也應該助陣。”預備志愿者劉仕富告訴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急救志愿者要求高,他已經完成了所有培訓,得等下一批的志愿者認證才算是正式志愿者,但是他看到港口內外焦急等待回家的旅客,便申請參加志愿服務,跟著海口市120的醫生和正式志愿者在港口內外巡邏,期間還幫了不少人。
“有我們在身邊,多少也能讓旅客安心點。”劉仕富告訴海口網記者,志愿者統一身穿藍黃色的馬甲,背部有“急救志愿者”5個顯眼的大字,旅客看到一目了然。沒有旅客求助時,志愿者看到老人小孩就提醒他們多下車運動,看到司機朋友就提醒他們購票和關注最新的通航信息;有求助時,聽到呼叫就迅速反應采取措施。巡邏一次要一個小時,劉仕富和其他隊員一趟巡邏下來就已經滿頭大汗,每次都是休息一會兒又接著下一輪巡邏。
劉仕富介紹急救包內的物品。記者鐘圓圓 攝
如果說劉仕富這個“預備役”是新生力量,那么正式志愿者則是真正的主力軍。“急救技能很有用,我希望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志愿者王賽2016年就加入了急救志愿服務隊,是這里最早的一批志愿者,此前她還用自己掌握的急救技能救了被東西噎住的孩子,這個經歷讓她深知急救技能的重要性。今年春節,她也和劉仕富等志愿者一起堅守一線,巡邏待渡車場,為需要的旅客提供幫助。
“為志愿者點贊。”志愿者們每幫助一個旅客都會積極在微信群跟大家匯報進度,120醫生曾文君一邊為志愿者們點贊,一邊揉揉自己酸痛的膝蓋。巡邏小隊由醫生和志愿者組成,醫生負責的是應急救治的重要一環,曾文君和同事在巡邏隊伍里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有醫生在,志愿者信心會更足,提供的應急救治效果會更好。”曾文君說道。
?
港外旅客向志愿者尋求幫助。(海口市120急救中心供圖)
港內港外 志愿者足跡遍布滯留路段
“志愿者,你們知道附近有什么醫院嗎?孩子發燒得厲害。”25日下午,駕車在港集路等待輪渡前往廣州的宋先生一家喊住了正在巡邏的急救志愿者。原來宋先生3歲的孩子因為扁桃體發炎,吞咽困難,并且反復發燒,由于對海口不熟悉,看到穿著藍黃色馬甲的急救志愿者,孩子媽媽就趕緊尋求幫助。
劉仕富立即給孩子降溫,可是停車的地方離距港集路最近的醫療點還有一段路程,而當時孩子已燒到了38度多,需要趕緊送到醫療點去退燒才更有效,于是他們一邊為孩子退燒一邊找交通工具。
志愿者與司機交談。(海口市120急救中心供圖)
“師傅,孩子發燒,能把他們載到醫療點嗎?”劉仕富趕緊喊住路過的碼頭工人袁永華,袁永華二話不說立即發動電動車,把他們送到了醫療點。到了醫療點,醫生為孩子診斷并開了退燒藥。
“這6天,急救志愿者們分成幾個小組,攜帶急救物品從丘海大道沿濱海大道至新海港巡視,沿路開展急救,同時還在港口待渡車場進行巡邏。”付杰告訴海口網記者,志愿者和120的醫生組隊攜帶急救藥包和除顫儀分組沿旅客滯留路段和港口車場前進,負責發現、救治急癥病人,幫助呼叫120和應急處理,幫助、引導有需求的旅客前往醫療點救治。此外,志愿者還自發打印購票流程圖,提醒和指導港口內外的旅客及時購票。
志愿者在港外巡邏。(海口市120急救中心供圖)
6天里,海口120急救中心的醫生和急救志愿者攜手為滯留旅客提供了貼心的服務,雖然這次服務已經結束,但是可愛的志愿者們已經相約下次再聚首。
記者鐘圓圓
(海口網2月27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