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益普遍 “過5”
保本型理財或將逐步退出市場
節后銀行理財收益依然保持不錯的勢頭。近日,北京晨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銀行理財產品仍普遍保持了超過5%的預期收益率。不過,在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或將逐步退出市場。
5%以上收益產品隨處可見
“現在銀行理財賣得不錯,有好幾款理財產品都在5%以上。”一家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盡管目前多個理財產品都還有額度,但現在的收益率并沒有比節前有所下降。
實際上,往年節后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高收益都會出現下降。但北京晨報記者發現,今年節后的銀行理財市場卻依然保持較高走勢,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均有5%以上的理財產品。如中信銀行的一款91天期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5.2%;而浙商銀行多款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則高達5.6%以上。
在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市民朱女士剛剛購買了一款收益率為5.2%的銀行理財產品,她直言今年將把更多的資金放回至銀行理財中,“銀行理財現在收益率也比較高,最主要的是比P2P感覺更安全。”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從2月10日到上周五,在跨春節長假的兩周時間里,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達2138款,發行銀行數較此前減少9家,產品發行量增加200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88%,較春節前僅減少0.02個百分點。
節后收益大幅下降概率不大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節后國內外市場利率仍然較高,是推動節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企的重要因素。
融360分析師表示,未來一段時間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幅度下降的概率不大,穩中有升是最可能的趨勢。對于年終獎理財,廣發銀行的財富管理顧問高光朗表示,年終獎5萬元以下的投資者而言,應更看重各類投資產品的起購點,門檻較低的貨幣基金、基金定投是不錯的選擇。
高光朗表示,年終獎在5萬到10萬之間、有一定工作資歷的投資者,大多為30歲以上,不僅有償還房貸的壓力,還需要應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所以在打理資產時需要兼顧安全性與收益性,建議把一半的資金投資于銀行理財產品,由于歲末年初市場資金面普遍偏緊,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會相對其他時間段高一點,對于年終獎理財來說比較劃算。而對于年終獎在10萬以上的投資者,高光朗認為合理地資產配置變得更加重要。
保本型理財或將逐步退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理財市場上與往年不同,不僅余額寶等寶寶類貨幣基金開始限額,P2P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遭遇強監管落地之年,銀行理財產品也隨著資產管理監管細則的逐步落地而面臨打破剛性兌付的局面。
融360理財分析師表示,金融市場的強監管態勢仍將持續,銀行理財打破剛兌轉型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市場沖擊效應也將逐漸顯現。監管政策出臺以來,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雖尚未發生劇烈調整,但未來隨著新規的逐步落地,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或將逐漸退出市場,轉型為銀行結構化存款產品。
“所謂結構性存款是指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如股指、匯率、黃金等,從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較高的收益。”融360表示,值得關注的是,很多銀行儲戶從字面意思理解仍視其為一種普通存款,并未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
?
相關鏈接:
理財、定存……紅包行情花樣多 壓歲錢去哪兒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