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大家都把錢花哪了?
所謂“每逢佳節胖三斤”,餐飲消費自然少不了。據商務部監測,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首破9000億元,同比增長10.2%。此外根據觀測,老字號、品牌餐飲仍是消費者的聚餐首選,春節期間老字號餐飲門店訂座爆滿、排隊等位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人會在春節期間走進酒樓食肆,親友相聚、推杯換盞,連年夜飯都被越來越多家庭“搬”到了飯館里——春節餐飲消費火爆,并不讓人意外。那為什么老字號成為聚餐首選呢?
其中有情懷因素。網絡上流傳一句話,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這份“饞”除了來自家人的手藝,還常常有某家老店的誘惑。對很多人而言,餐飲老字號里有熟悉的味道,有美好的記憶,在春節期間與親友“故地重游”,不失為一種溫馨的體驗。其中,還有品質考量。“老字號”作為餐飲企業的“金字招牌”,意味著對其品質和口碑的“蓋戳認證”,親友聚餐不知道去哪吃?老字號無疑更讓人覺得靠譜。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兩個字——文化。每座城市都有名聲在外的餐飲老字號,就像北京的東來順、全聚德,天津的天一坊、登瀛樓飯莊,杭州的樓外樓、奎元館,上海的王寶和酒家、老正興,廣州的陶陶居、廣州酒家……這些老字號堪稱城市的文化載體,已經是城市記憶的一部分,從中可以管窺當地的飲食文化,可以了解相關的餐飲典故甚至名人趣事——這都是老字號能在餐飲之外提供的“附加服務”。就像這個春節,一些親戚第一次來廣州過年,向他們炫耀“食在廣州”的魅力,光臨餐飲老字號無疑是上佳之選。
從某種程度上說,老字號、品牌餐飲成為消費者的聚餐首選,也是消費升級的一個側影。當前,公眾追求品質消費的趨勢愈發明顯,相比以往人們更關注產品的品質,更在意商家的口碑,更重視消費全流程的體驗。而老字號餐飲、品牌餐飲之所以更受青睞,說到底也是源于品質二字。老字號在長期的發展中普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烹飪技藝,有的由身懷絕技的名師掌勺,有的憑幾道獲獎名菜揚名天下——在其背后都少不了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地打磨產品,少不了對技藝和工匠精神的傳承。
所以,餐飲老字號成春節聚餐首選,能給人什么啟示?“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企業最關鍵的還是要練好“內功”,著力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對產品不斷改進、創新和優化,對服務不斷雕琢、改良和提升,才能具備核心競爭力,進而贏得更多人氣,獲取更高口碑,向百年老店進發。(夏振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