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3月4日電(記者字強)“這是我第三次來到北京,心情非常激動。”陽春三月,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文屏鎮中心小學校長甄蘭芳隨云南代表團來到北京。帶著孩子們的夢想和鄉親們的期盼,甄蘭芳將在兩會上就促進邊遠山區教育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一次是來北京旅游,第二次是因公事,這次來北京完全不一樣了,肩負著沉甸甸的人大代表職責,感到壓力不小。”今年47歲的甄蘭芳說。
自1991年從昭通師范學校畢業后,甄蘭芳就到魯甸縣第一小學任教,直到2017年2月,因工作優秀,她被調到魯甸縣文屏鎮中心小學擔任校長,管理3000多名學生和300多名教職工。甄蘭芳說,為了提高管理能力和統籌協調能力,自己通過調研、讀書、看文件,不斷加強學習,盡心盡力,親力親為,吃了不少苦,克服了不少困難,經過一年的努力,如今能順利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
扎根農村教育20多年,堅守的意義在哪里?“我來自農村,深知教育對改變貧困和命運的重要意義。”甄蘭芳說,即便農村條件相對較差,但仍然需要有人為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做出努力,況且現在各級黨委政府都很重視教育工作,我們工作很有動力。
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魯甸縣教育扶貧干出了成效。去年全縣義務教育實現了基本均衡,這讓甄蘭芳感到很欣慰。“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們鎮里面就有7所學校建設了新教學樓,圖書室、科學實驗室、音體美功能室等都有了,孩子們上學的環境大大改善了。”甄蘭芳說,教育扶貧使農村教育日新月異,“因貧輟學”現象沒有了,孩子們吃得好、穿得暖、學得快樂。
然而,鄉村教育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困難。“云南邊遠山區經濟基礎薄弱,脫貧攻堅任重道遠。”甄蘭芳說。
“鄉村學校不僅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完善配套服務,更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甄蘭芳說,目前鄉村教師數量與學生數量還沒有合理匹配,鄉村學校很缺老師。希望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合理配置師資力量,對教師編制實行動態管理。加大鄉村教師培訓力度,讓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基層,發揮作用,滿足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效的。”甄蘭芳說,希望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幫助鄉村地區,振興鄉村教育。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