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兩會上,生態文明建設,總是代表委員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綠色發展理念也越來越融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今年兩會,在綠色的發展理念下得到了發展成效的貴州代表們,帶來了好經驗和新思考。
春節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植樹,在貴州是一個“慣例”。省、市、縣、鄉、村21萬名干部群眾舉鋤揮鏟,培土種樹。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宋水仙:2015年我們就開始像這樣大規模植樹,今年我們種的是產業樹,我們會一直種下去。
種一棵樹意味著什么?擴大森林覆蓋率對脫貧任務艱巨而急迫的貴州有什么意義?答案,來自2014年兩會貴州團的一次會議,在那一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談到了生態文明建設。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李再勇:要求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我們貴州的生態,還要求我們要發展有貴州特色的特色生態產業,要求我們要結合我們的氣候,山地優勢,來發展綠色產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總書記關于發展和生態的辯證法、方法論,撬開了貴州人發展的新思路。
看到眼前白雪皚皚的畫面,你一定以為是在冰天雪地的北國,而這里卻是貴州六盤水梅花山滑雪場。
?云南游客 李靜:我原來一直都以為只有北方才有。
六盤水地處烏蒙山區,地勢較高,氣溫也相對較低,素來有涼都之稱。在這里建滑雪場不僅成本與北方相差無幾,還因為冰雪運動市場在南方供不應求,讓“冷資源”變成了“熱產業”。然而在幾年前,眼里只有煤的六盤水,并沒有意識到這天獨厚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是搖錢樹。“吃煤飯、念煤經”,讓六盤水不僅增長乏力,生態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李剛:如何尋找發展與生態的“最大公約數”,成了關系這座工業城市未來的最重要命題。
當把發展的視線,從“煤”轉向身邊得天獨厚的環境時,六盤水人發現,路就在腳下,在力促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六盤水圍繞“涼都”這個品牌,全力打造旅游產業。春賞梅、夏避暑、秋踏青、冬滑雪。過去一年四季的煤炭“黑”,如今變成了多彩顏色。2017年,六盤水旅游收入突破200億元,增速連續四年全省第一。
?
今年兩會上,換了發展思路的貴州代表們,不僅帶來了發展的經驗,還帶來了新思考。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李再勇: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建成生態。
?
?
?
相關鏈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主席團第一次會議 推選栗戰書等10人為主席團常務主席·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