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瓊全國政協委員史貽云建議:搶救挖掘黎族醫藥遺產
住瓊全國政協委員史貽云建議:搶救挖掘黎族醫藥遺產
根據業內人士調查
現有黎族醫生年齡普遍偏大 一部分人年齡已超過70歲 黎族醫藥人才出現斷層
“黎族醫藥是中華民族醫藥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人類的共同財富,但目前海南黎族醫藥人才出現了斷層。”住瓊全國政協委員史貽云建議,保護黎族醫生行醫的積極性,發展黎族醫藥,搶救挖掘寶貴的黎族醫藥遺產。
史貽云介紹,目前,海南黎族醫藥在省內市縣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在治療腸胃、骨科腰腿疼、腫瘤等疑難雜癥以及治未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但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黎族醫生還未納入民族醫生的注冊和執業范圍。因此,那些年齡偏大、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但臨床經驗豐富的黎族醫生行醫將受到衛生監管部門的處罰和取締。
史貽云建議,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黎族醫生納入中醫民族醫生范圍,以保障黎族醫生獲得合法行醫資格的渠道。將黎族醫生納入中醫民族醫生范圍以后,盡快啟動對黎族醫生的考核,向黎族醫生發放行醫資格證。針對黎族醫藥傳統藥劑中部分藥材未經地方標準認定的問題,建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黎藥作為民族醫藥的特方給予備案,提升黎族醫生合法行醫地位。同時,要快速培養中青年黎族醫藥人才,使其后繼有人,在黎族同胞中大力宣傳形成頌揚優秀黎族醫藥文化遺產的氛圍,對現有的中青年黎族醫生進行現代醫學知識培訓。
?
?
相關鏈接:
海南昌江:木棉花開游客來 黎族姑娘吃上旅游飯·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