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華與患者交流病情。
海口網3月7日消息(記者鐘圓圓 攝影報道)3月,海口氣溫回升,螨蟲、跳蚤、蚊子等節肢動物也開始活躍起來,不少市民被小蟲“親密接觸”后遭了殃,四肢暴露部位起了大片紅色疹子,奇癢無比,這讓人著實頭疼。海口市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綜合科主治醫師葉莉華提醒,這些紅色的疹子并不是簡單的蚊子叮咬,而是皮膚因為節肢動物叮咬后其唾液蛋白及蟲體蛋白引起的過敏癥狀,也就是丘疹性蕁麻疹。 清明節即將來臨,人們踏青掃墓通常需要到山間等炎熱潮濕的區域,更加容易因被小蟲叮咬而患病。
“丘疹性蕁麻疹多見于四肢暴露部位,會分散,也會成團分布。”葉莉華表示,節肢動物叮咬后,如果人體皮膚會發生過敏,就會出現丘疹性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損常表現為綠豆大小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丘疹或風團樣損害,好發于四肢、軀干,皮損常常會陸續分批出現,一般經過1到2周左右的時間皮損可自行消退,但是會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斑。雖然丘疹性蕁麻疹不是大病,但是一旦出現,患者會瘙癢劇烈,忍不住反復撓抓,這樣反而會引起感染,繼發其他更嚴重的疾病。
丘疹性蕁麻疹一發一大片,這樣的疾病會傳染嗎?不少市民發出了這樣的擔憂。“丘疹性蕁麻疹不會傳染,也不是傳染引起的。”葉莉華表示,丘疹性蕁麻疹主要由臭蟲、蚤、虱、螨、蚊、疥蟲、蠓等叮咬后從而導致的過敏反應,昆蟲通過其口器刺入皮膚吮血,其唾液及部分 口器殘留皮內,是引起疾病的原因。葉莉華告訴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許多來就診的患者對蚊蟲叮咬而患上丘疹性蕁麻疹感到意外,患者認為家里很干凈,沒有蚊蟲,并不存在患病的可能,葉莉華提醒,家中清潔并不代表沒有小蟲子,部分節肢類動物肉眼并不可見,要想遠離丘疹性蕁麻疹還需遠離過敏源。
葉莉華提醒,丘疹性蕁麻疹的主要是由花草樹木中的昆蟲叮咬引起。建議市民,外出踏青時最好別太接近花草樹木和塵土大的地方,如果需要踏青掃墓可穿長衣長褲,攜帶防蚊蟲的噴霧,防止叮咬,如果患上了丘疹性蕁麻疹也無需擔心,治療過程并不復雜,早起可使用爐甘石、清涼油擦拭未破損的皮膚,如果皮膚破損,瘙癢難忍,還需及時就診,只要堅持用藥,并且不再接觸過敏源,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康復。
?
?
相關鏈接:
海口8日開通201路公交線路 女性乘客當天免費乘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