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夢曉 特約記者 吳孝俊
3月5日,在臨高縣后水灣畔的新盈鎮頭咀村碼頭,一尾尾鮮活的金鯧魚正在裝船。它們都來自臨高海豐深海網箱養殖基地。
“基地2017年售出了1萬噸金鯧魚,產值達3億元。”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豐公司”)相關負責人黃海東說,這樣的一組數據對海豐公司來說還不算最好,當前市場對金鯧魚的供不應求,讓公司看到了深海網箱養殖的美好前景,更堅定了公司繼續投入發展的決心。
也正是在2017年,海豐公司先后被農業部授予“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被海南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稱號;產品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授予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基地被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授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證書,被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授予“出境加工用水產養殖場檢驗檢疫備案證書”,被水產加工流通協會認定為“海南省優質水產品出口原料基地”并通過了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在政策的扶持下,海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收益,體現了深水網箱養殖產業的高效益,同時也帶動了臨高深水網箱養殖產業的發展。”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陳海珊介紹,2017年,臨高新建深水網箱91口,全縣3086口深水網箱養殖的規模,讓臨高繼續保持亞洲最大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的地位。
海洋捕撈是臨高漁民的傳統作業項目,在政府的引導下,不僅是深水網箱養殖產業的發展,近年來臨高漁民捕撈設備也都升級換代,從近海走向了深海。陳海珊說,為了提高漁民的外海捕撈能力,臨高對木船改鋼制漁船的改造力度加大,目前已完成申報建造37艘大型鋼質漁船任務,其中31艘已經下水生產。
“這些大型鋼質漁船的單船噸位在500噸至800噸左右,捕撈量是傳統木制漁船的好幾倍!”臨高漁豐海洋捕撈專業合作社社長符辛君說,過去的木船既不安全,捕撈量也少,換了大船之后,漁民們登上悉心檢驗過的漁船,調試過通訊設施和衛星導航系統,便信心滿懷地駛向深海生產作業。
造大船,闖深海,臨高不斷探索發展藍色經濟。2017年,臨高漁業總產量達50.6萬噸,漁業增加值90.54億元,連續19年居全省第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陳海珊表示,臨高將進一步擴大深海網箱養殖規模,著力完善港口建設、建造大型鋼質漁船、發展海洋漁業休閑旅游等,不斷向深海挺進,做足海洋文章。
?
相關鏈接:
臨高今年將投2.3億元 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房3147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