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5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通訊員陳術穎)15日,海南工商部門聯合相關監管部門在全省各個市縣同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紀念活動,現場發放宣傳資料62628份,接待群眾來訪34541人次,接受群眾咨詢5017人次。現場接到投訴15件,當場調解了5件。
海口:多部門聯合宣傳消費維權法律法規
當天,在海口明珠廣場,食藥監、城管等28個職能部門聯合宣傳消費維權法律法規,現場接受咨詢投訴,并邀請了81家企業開展品牌咨詢、辨別假冒偽劣商品等活動。“真是太感謝了,沒想到這么給力。”消費者張先生說。原來,張先生于2018年1月9日支付3000元訂金給海口市瓊山大道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但因某些原因不能購車,要求商家退回訂金遭拒,遂于3月15日當天向工商部門投訴,請求協助處理。接訴后,工商部門立刻派員前往現場處理,經調解,該商家同意退還訂金3000元。除明珠廣場外,海口還在秀英時代廣場、吾悅廣場、鳳翔東路萬家惠廣場設置了3個分會場。
瓊海:市民現場投訴 工商局介入調查
瓊海市的徐先生2016年11月29日在瓊海某電動車行花了1600元購買了一輛電動車,在騎行中,徐先生電動車頭方向桿上的卡扣突然斷裂,致使徐先生嚴重摔傷。徐先生向商家及廠家投訴,發現該電動車并非廠家生產的產品。今天,徐先生向工商部門舉報。目前,瓊海市工商局已介入調查。
三亞:設立假冒偽劣商品鑒別臺 現場辨真假
在三亞市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現場,三亞市工商局聯合三亞煙草專賣局、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三亞分站和部分名酒生產廠家設立假冒偽劣商品鑒別臺,擺放了真假煙、酒、玉石等商品,向消費者介紹如何鑒別真偽,吸引了大批群眾前來咨詢。“我平時離不開煙酒,也喜歡玉石,來到3.15活動現場,學到不少知識。”三亞市消費者陳先生高興地說。三亞市工商局還對該局2017年罰沒的16個品種約1.27萬元的假冒偽劣物品進行銷毀。
針對消費者該如何處理消費陷阱的問題,海南省工商局副局長王青表示,消費者首先要有維權意識,要跟賣家提出申訴的理由、要求維權的事項及相關的補償訴求。如果賣家不配合,消費者應該保留證據,保存消費小票或手機支付的憑據并進行投訴,可以撥打12315或12345熱線,通過專門的渠道維護自身權益。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網上消費時,要選擇正規的網上交易平臺;要注意選擇正規的支付渠道,學會保留相應證據,如截圖、聊天記錄等,為后續消費投訴處理提供保障。在網購時要謹防刷單炒信、虛假打折、虛假宣傳等消費陷阱。
?
?
?
相關鏈接:
3·15,快來為誠信海口代言
3·15旅游消費提示:旅游合同多掂量?處事維權要依法
圖解:又到一年“3·15”?四海八荒旅游槽點大搜羅
消費維權能否天天享受“3·15速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