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月1日起靜態掃碼支付限額
每人每天最高500元
海口消費場所靜態掃碼支付隨處可見。 記者 李銀 攝
海口網3月20日消息(記者李銀)在街邊買瓶果汁也習慣用手機支付的市民要注意了,用支付寶、微信等應用掃碼付款將迎來額度限制。央行官網上周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明確對條碼支付額度進行分級管理,對于線下掃描靜態碼的支付方式,每人每日最多不能超過500元。
靜態條碼支付限額下月施行
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配套印發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試行)》,自4月1日起實施。
新規規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使用動態掃碼支付的最高不限額。
什么是靜態條形碼呢?常見的路邊攤、菜市、雜貨店等貼在墻上或者收銀臺的二維碼就屬于靜態條碼,方便消費者隨時付款。
付款時,打開手機出示給別人供掃碼的條形碼,屬于動態條碼,同一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限額分別為自主約定、5000元、1000元。也就是說,動態條形碼最高不限額。
此外,新規對靜態條形碼也有了新“標準”。展示靜態條形碼的介質應放置在商戶收銀員視線范圍內,商戶應定期對介質進行檢查;在靜態條形碼介質顯著位置明顯展示收款方信息,便于用戶核對。
個人移動支付影響不大
線下掃碼每日只能用500元,能否滿足需求?家住文明東路的李先生說,目前,打車、買菜等都會使用微信或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方便安全。得知新規后,他稱影響不大。
采訪中,也有市民表示,限額500元不夠用。市民林先生說:“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應用的場景越來越多,特別是出門買件衣服、下次館子、去趟醫院,往往就超過了500元,難不成以后又要重新帶上各種信用卡出門?”
資深網購達人廖怡告訴記者,500元以下的支付已經覆蓋了條碼支付的95%。“若你在飯店消費600元,要掃碼付款的確有點困難,不過這時讓收銀人員掃你手機上的二維碼即可。”
目前條碼支付中,商家掃用戶條碼的多為使用動態條碼進行支付的方式。廖怡稱,在使用條碼支付時,盡量不要拿手機掃商家的靜態條碼,而是讓商家掃你的手機,特別是大額支付要生成動態條碼來掃。
記者走訪消費市場發現,目前大部分有實體店鋪的品牌商家,如家樂福、大潤發、餐館、面包店均有幾種掃碼方式,一種是靜態條碼,如路邊攤、菜市、雜貨店等貼在墻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維碼;還有商家配備有掃碼槍。采訪中,部分商家則表示可能要添置一些掃碼機器如掃碼槍等等。文明東路一24小時便利店相關負責人介紹,消費者掃碼習慣不一,有些客人習慣自己掃靜態條碼,有些則習慣被掃碼,新規對店鋪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設限主要是為了安全
資深理財師陳娟表示,條碼支付借助開放互聯網和非專業設備進行交易處理,帶來一定的技術風險。包括:可視化風險,條碼在開放互聯網環境下以圖形化方式進行展示,不法分子可通過截屏、偷拍等手段盜取支付憑證,在支付憑證有效期內盜用資金。限額500元也就意味著遇到問題時,及時止損,將損失控制在500元以內。安全始終是移動支付最核心的問題,它比便捷更重要。相反,監管部門的介入管理有利于移動支付行業更規范地發展。
?
?
相關鏈接:
海口:過海不再人工驗票 掃碼刷臉一步到位·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