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26日消息(記者鐘圓圓)海南省政府近日印發了《聚全省之力辦好海南大學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計劃分三步推動海南大學“雙一流”學校建設,力爭到2020年,學校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15個左右,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到2035年,結構合理的學科體系基本建成,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25-30個,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3-5個;到2050年,以作物學為核心的熱帶農業等2-3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
分三步走 打造領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
《方案》指出,目前海南大學仍存在學科專業綜合實力不強,特色不夠鮮明;高層次人才嚴重不足;優質特色資源相對分散,未能有效整合等問題。為加強學校建設,《方案》確立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個階段性的主要目標。
計劃力爭到2020年,海南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15個左右,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以作物學為核心的熱帶農業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前1%行列,8-10個學科進入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排名前50%;到2035年,結構合理的學科體系基本建成,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25-30個,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3-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3個,有6-10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行列。熱帶農林、熱帶海洋、國際旅游、法學等領域若干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學校綜合實力、辦學水平、社會知名度顯著增強,學校整體實力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吸引更多的海南優秀考生報考;到2050年,以作物學為核心的熱帶農業等2-3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一批對海南地方經濟服務貢獻度高的智庫形成,學校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具有熱帶農業、熱帶海洋、國際旅游等領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和中國熱帶最美校園。
以一流學科為引領 加強特色學科建設
《方案》要求學校以建設國家一流學科——作物學為引領,加強熱帶農林、熱帶海洋、國際旅游等特色學科建設。圍繞熱帶、海洋、旅游、特區的辦學特色,構建完善的學科專業體系,完善“本科-碩士-博士”一體化人才培養格局,形成滿足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教育部門應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量以及研究生培養規模上給予重點傾斜,重點建設熱帶農林學院,把“熱帶農業”一流學科群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同時,把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旅游學院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旅游學科高端人才聚集地、智庫平臺和人才培養高地,支持海南大學依托博鰲亞洲論壇、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等搭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學的交流合作平臺。
在深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方案》要求相關部門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研究人員在項目申報上給予重點支持,爭取將“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成為熱帶作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省海洋與漁業廳將與海南大學共建“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海南大學建設海洋科研示范基地,用于支撐南海海洋資源利用相關重大科研項目研究。海南大學大學科技園將獲得土地、資金和政策支持,爭取建設成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海南將建立海南大學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南海研究院的聯合機制,重點建設海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將其建設成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智庫的典范,并將現有的校級社科平臺“更路簿研究中心”和“中國現代經濟研究所”升格為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開設直通車 引進高層次人才
在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方面,《方案》提出,從省級層面支持學校創新制定引人用人政策,引進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力爭到2020年,實現引進以院士為代表的國家級高端人才新突破;并實施“優秀學者杰出教授”“優秀學者特聘教授”“優秀學者青年骨干”等3個層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每年選派國內國外研修骨干教師不少于100名。另外,海南大學可自主公開招聘,為高層次人才開設直通車,進一步簡化人才引進工作程序,全面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探索推行教育職員制改革,同步調整薪資結構。
在推進美麗校園建設方面,《方案》把“海南大學重大工程項目及美麗校園建設五年計劃”列入省政府重點項目庫,要求在規劃調整、資金投入、項目審批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力爭通過5年的持續投入建設,將海南大學建設成為具有濃郁熱帶風情的中國最美校園。
?
?
?
?
相關鏈接:
愛心接力成就佳肴 海南大學認購4萬余斤東方滯銷玉米·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