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啟動“民宿+扶貧”新模式,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
村民吃上“旅游飯” 推開脫貧致富門
“我現在這里做保安,每個月有2500元的穩定收入,平時也會拿點家中的農產品到‘農夫集市’來賣,腰包漸漸鼓起來,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瓊山區龍塘鎮永朗村貧困戶吳運雄說到旅游扶貧前后生活的轉變,感觸頗深。
3月26日,記者從海口市扶貧辦了解到,目前,海口市通過旅游扶貧,把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全域旅游有機結合,旅游扶貧涌現新氣象。全市各區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和“旅游+”精準扶貧的思路,種植養殖業和旅游相結合的模式,有效地拉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也讓農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
吳運雄告訴記者,家中有3個孩子,家庭支出較大,他本人腿部先天性殘疾再加上年齡已過五旬,不易找工作,此前常常入不敷出。在幫扶單位的大力幫助下,如今他在離家不遠的香世界莊園上班,有了固定收入,再通過業余時間勤勞務農,家庭收入日漸增多,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據了解,“農夫集市”是香世界莊園的旅游扶貧特色,專門為貧困戶設立,免費提供攤位、免費包裝、免費代銷。“我們在做旅游服務的同時,搭建免費的平臺,貧困戶和附近村民都可以把自己種植養殖的東西拿到這里售賣。”香世界莊園董事總經理陳寶迪向記者介紹道,“旅游扶貧不僅是幫助致富,更大的意義應該在于就近提供很多就業崗位,能幫助改善村莊空心化、留守兒童等社會現象。”
目前,香世界莊園的員工超過110人,其中只有部分負責人為公司委派,此外90%的員工來自于周邊村民,解決了大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當地村民從過去的年均收入3000元,提高到現在的3萬元。
旅游搭臺,扶貧唱戲。隨著全域旅游的推進,海口市的鄉村旅游發展從文化展現、多元游樂、深度休閑體驗等多方面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據了解,海口目前已動員10個旅游企業與2個貧困村結對開展旅游扶貧,龍華區政府投入2354萬元用于新坡鎮整村推進仁里村美麗鄉村旅游設施建設,打造旅游明星示范工程。同時,海口市還涌現出如永興鎮馮塘綠園鄉村旅游綜合體,通過吸納貧困戶以土地、幫扶資金入股分紅和招收貧困人員打工等方式,帶動全村6戶貧困戶脫貧;投入5000萬元,直接解決當地村民就業84人,使村民年收入由原來的4000多元提高到25000多元。
美蘭區演豐鎮,以自身獨特的自然環境優勢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作為海口市計劃單列鎮、統籌城鄉發展示范鎮、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鎮,近年來,演豐鎮挖掘優勢,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以觀光農業、休閑漁業體驗、特色民宿、農家樂、文化古跡等旅游產品為主的特色旅游線路也逐漸火熱起來。旅游產品的日益豐富,產業經濟的繁榮,有效帶動了演豐鎮經濟的發展,也為當地扶貧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子。
演豐鎮在旅游扶貧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創新扶貧小額信貸“分貸、統用、統還”,引導貧困戶將扶貧貸款資金注入枷定山旅租中心發展民宿經濟,貸款由中心使用和負責還款,貧困戶享受12%的保底收益和超出分紅,還可以吸納有能力的貧困人口打工。
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旅游扶貧通過‘民宿+扶貧’等新模式,讓貧困戶的閑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各自收入,也提升貧困戶的就業創業技能,培養大家的市場意識,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不斷摸索探索創新,相信能幫助貧困戶在脫貧路上走得更順暢。”
記者周雪君
(海口網3月27日訊)
?
相關鏈接:
文昌加大脫貧力度 力爭今年全面消除農村D級危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