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快遞業法規公布 快遞員“犯事”將由企業擔責
5月起身份信息不實將無法寄快遞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迅猛發展,快件業務量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然而,巨大的需求下也暴露出行業內一些不和諧、不規范之處。為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快遞暫行條例》日前公布。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上述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將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鼓勵快遞企業依法開展進出境快遞業務
在“發展保障”條款中,除了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制定快遞業發展規劃外,上述《條例》還指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快遞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快件大型集散、分揀等基礎設施用地的需要。
此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康臋嗬坏媒箍爝f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相應的,快遞從業人員應遵守交通法規,若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由快遞從業人員所屬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依照民事侵權責任相關法律的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另外,針對一直以來呼聲很高的跨境快遞業務,《條例》明確,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依法開展進出境快遞業務,支持在重點口岸建設進出境快件處理中心、在境外依法開辦快遞服務機構并設置快件處理場所。
多個企業可用統一商標經營快遞業務
關于快遞業經營主體,《條例》明確相關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可以根據業務需要開辦快遞末端網點。雖然企業需要自開辦之日起20日內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備案,但快遞末端網點無需辦理營業執照。
此外,《條例》指出兩個以上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使用統一的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經營快遞業務。
其中,上述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遵守共同的服務約定,在服務質量、安全保障、業務流程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為用戶提供統一的快件跟蹤查詢和投訴處理服務。
相應的,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如果未履行上述規定,兩個以上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使用統一的商標、字號或者快遞運單經營快遞業務,未遵守共同的服務約定,在服務質量、安全保障、業務流程等方面未實行統一管理,或者未向用戶提供統一的快件跟蹤查詢和投訴處理服務的,《條例》明確將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
收寄快件應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
在規范寄件、收件上,《條例》明確了“實名制寄件”要求。
《條例》指出,除信件和已簽訂安全協議用戶交寄的快件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并登記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不過,這里面也明確,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
同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
此外,《條例》還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規定驗視內件,并作出驗視標識。寄件人拒絕驗視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同樣不得收寄。
針對普通用戶,如果出現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但尚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但如果是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上述行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條例》規定由郵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文/本報記者 李巖
?
?
相關鏈接: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快遞暫行條例》?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