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洪山力求不落一人全鏈條轉化涉傳人員記者探訪
反傳銷教育如何讓傳銷人員不再“回流”
投資69800元就能賺回1040萬元。
程野一度對此深信不疑。
3年時間,程野先后拉來數十人,從一名業務員晉升為大總管。耗盡財力精力,不曾想竹籃打水一場空。
3月15日,幡然醒悟的程野向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打擊傳銷領導小組辦公室舉報。一個設有經理室8個、傳銷窩點近50個、傳銷人員達500人的傳銷組織由此浮出水面。
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洪山區打擊傳銷領導小組副組長、區工商和質監局局長艾韜介紹,近年來,洪山區在堅持強化組織領導和部門聯動,加大打擊傳銷活動力度的同時,以源頭治理為重點,采取建立反傳銷教育基地、組織文藝匯演等形式,幫助群眾認識傳銷危害性,進一步擠壓傳銷生存空間,嚴防傳銷人員“回流”。
嚴打“上線”
傳銷老總聚集開會,不料被警方“一鍋端”。
今年3月,兩名中年男子分別到洪山區打傳辦、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分局舉報稱遭遇傳銷詐騙。程野是舉報者之一。
2015年9月,程野被親戚騙交69800元的“入行費”,親戚稱3年就能賺1040萬元。“入行”后,程野陸續發展數十名親友,由業務員晉升為某一體系的大總管。然而,3年之期將近,程野發現所謂的巨額收益不過是一場夢。
洪山分局立案偵查發現,以馮某為首的傳銷團伙從湖北省襄陽市發起,2016年6月流竄到江西省南昌市,2017年又流竄至武漢市東西湖區、洪山區等地,現已發展傳銷人員500余人。
洪山警方透露,該傳銷團伙以“純資本運作”“自愿連鎖經營業”“做工程、修地鐵、賣服裝”為幌子欺騙來自貴州、浙江、湖北、四川等省的人員,大肆開展組織領導傳銷活動。
3月19日,洪山警方組織開展集中收網,突襲轄區一家酒店,將正在開會商議轉移陣地的17名傳銷“老總”抓獲歸案。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嚴打傳銷‘上線’,累計開展清查打擊行動49次,先后破獲馮某、郭某等涉嫌組織傳銷罪等兩起重特大案件。”洪山區工商和質監局執法局局長魯立東說。
除區級打傳專班外,洪山區結合轄區實際,將5個街道、26個小區樓盤列為重點整治區域,要求各重點街道每周組織不少于1次的集中清查,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和條塊結合治理原則。
為保證工作實效,洪山區還將打擊傳銷工作納入“綜治考核”“文明創建”兩個“一票否決”,由區綜治辦、區文明辦、區打傳辦實施目標考核,對整治不力,檢查不達標的涉傳重點街道和履職不到位、影響工作進展的單位,給予掛牌督辦,確保監管不留死角和盲區。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洪山區累計搗毀傳銷窩點938個,作出行政處罰2500余人次,公安機關刑事立案30余起。
動搖“下線”
課桌上,“珍愛生命 遠離傳銷 珍愛親情 拒絕傳銷”“1040工程就是大騙局”幾行大字格外顯眼;課桌旁,20余名涉傳銷人員正在認真學習打擊傳銷宣傳手冊……
這是《法制日報》記者在洪山區反傳銷教育基地教室看到的場景。
2017年11月下旬,針對傳銷人員遣返后“回流”、教育效果有限的實際情況,洪山區打傳辦聯合區公安、工商及質監等單位聯合建立起反傳銷教育基地,邀專家、社區民警等為傳銷人員授課,幫助他們認清傳銷本質。
打擊傳銷窩點后,打傳工作人員會將涉傳銷“下線”人員統一送至反傳銷教育基地。傳銷人員自愿簽訂《權利義務簽收書》后即可接受24至48小時的學習幫扶教育。
涉傳銷人員林斌是接受反傳銷教育的一員。
出生于1994年的林斌是廣西桂林人,大學畢業后一直在湖南長沙工作。2017年8月初,林斌在朋友的邀請下來到武漢。其間,朋友帶著林斌住賓館、逛景點,告訴他如何發大財。幾天后,洪山區打傳專班在組織清查行動時將林斌等人抓獲。
“以前以為限制成員人身自由、敲詐勒索才是傳銷,沒想到洗腦式宣傳也會讓人誤入歧途,我差一點就投錢了。”林斌在心得體會里寫道。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魯立東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傳銷組織團伙人數眾多,組織層次分明,在以往打擊傳銷工作中,對傳銷“下線”人員多采取口頭教育后遣返的方式,但這些涉傳銷人員并未真正認識到傳銷危害,往往會“回流”或者到其他地方繼續從事傳銷活動。
“傳銷組織通過洗腦方式拉人頭參與傳銷。我們在打擊傳銷后建立反傳銷教育基地,旨在對清查發現的涉傳銷人員進行‘反洗腦’,動搖傳銷組織團伙的‘下線’。”魯立東說。
洪山區反傳銷教育基地負責人熊斌介紹,基地成立以來,已累計教育遣返110批次2000余人。
“基地成立初期,多時一天有140余名涉傳人員,得分批安排教育。”熊斌說,隨著打擊傳銷工作的深入推進,傳銷人員數量明顯減少,“回流”現象得到較好控制。
鏟除“根源”
“給我100元錢現金,我能給你變成200元。”
“平安洪山 打擊傳銷 反欺詐 促和諧”文藝匯演現場,魔術師對著一名觀眾說。
豈料,眨眼間,觀眾掏出的100元現金便被魔術師變成了1元。
“組織這場魔術表演,就是為了告訴群眾,傳銷和魔術一樣都是泡影,千萬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美夢。”文藝匯演活動組織者之一陳安告訴記者。
在洪山區,像這樣將傳銷知識融入歌舞、相聲、魔術等節目的主題宣傳活動早已成為常態。
“打擊傳銷行為單靠某個部門是不行的,必須依靠群防群治。既要通過廣泛宣傳提升群眾對傳銷行為的認知,也要組織發動物業、居民積極舉報傳銷行為,徹底鏟除傳銷生存土壤。”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洪山區工商和質監局執法局副局長王煒說。
2017年,洪山區開展宣傳活動28次,發放《打擊傳銷宣傳手冊》5000本,印發《致居民一封信》《致物業公司一封信》《致出租戶一封信》2萬份;同時,在重點小區、商業中心懸掛橫幅200余條、張貼警示信息1200余條。
“洪山是武漢嚴厲打擊傳銷工作的一個縮影。下一步,我們將強化科技手段的運用,通過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等手段綜合施策源頭治理,讓傳銷人員、傳銷組織無所遁形。”武漢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執法局副調研員夏勇說。
(文中涉傳銷人員均為化名)
□ 本報記者 劉志月
□ 《法制與新聞》見習記者 何正鑫
?
?
相關鏈接:
營銷還是傳銷?——“知識付費”經營模式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