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瑋脖子上的紅色印痕。
鐘瑋所值守的晉文墳墓安置點,是美蘭轄區最大的一處墳墓安置點,安置著四千至五千座墳墓。與其他陵園及墳墓安置點不同,此處緊鄰著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海口網記者在現場不僅能看清飛機起降,起降的轟隆聲都清晰可聞。據鐘瑋透露,與機場相隔最近的墳墓距機場僅約20米。“正因為緊鄰機場,群眾點燃的香燭、鞭炮、紙錢所產生的煙霧極易影響到機場近空空域,不僅會對飛機起降造成影響,還存在極大的火災隱患。”此外,今年清明假期與博鰲論壇會期接近,機場航班起降頻繁,晉文墳墓安置點的清明安保服務工作壓力不言而喻。
“在清明正式祭掃前,晉文村委會及附近村莊的村民都會提前幾日將墳墓及周邊的雜草清除。”在分管民政工作之初,鐘瑋可謂下足了功夫,在清明前到當地農村走訪,向村民了解祭掃習慣。“別看清明假期僅僅3天,我們在清明前幾天甚至前一周就已經進入‘備戰狀態’了。”然而,村民清除雜草往往使用火燒的方式,連片的干草一遇明火極易被點燃。火燒這一“簡單粗暴”的除草方式給鐘瑋的安保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題。
對此,鐘瑋帶領民政系統工作人員努力將清明祭掃的前期工作落細落小。在通往晉文墳墓安置點的村道上,“實行生態墓葬 造福子孫后代”“清明上墳莫燒紙 栽花種樹祭先人”“人人防火 樹樹平安”“珍愛森林 防火于未‘燃’”等數十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傳標語懸掛在長約1000米的村道的醒目位置。“不僅如此,我們還動員村委會干部將橫幅懸掛在村里,走進村民家中講解政策,宣傳消防安全知識。”細致、耐心的宣傳達到了良好的效果。鐘瑋指了指面前的一片墳墓安置區:“單是眼前的這片地的燒火除草人數就比去年下降了40%至50%。”
然而,依然有相當數量的群眾堅持選擇用火燒的方式除草,點燃香燭、鞭炮、紙錢等,火災隱患依然存在。為此,自3月31日起,鐘瑋就帶領著民政、村委會、聯防、消防等部門及聘請的民工40余人,帶著鐵掃把、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堅持每天8時至18時值守在晉文墳墓安置點來回巡查,僅靠一頂草帽和一件長袖,抵御炎炎烈日的暴曬。“因為沒有廁所,大家連水都不敢多喝。”鐘瑋笑著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