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2018年全國“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燕子排隊“上戶口”
“燕子窩搭在兩個白色燈泡上,3只小燕子沿窩站成一排,個個嗷嗷待哺;站在兩邊的‘爸爸媽媽’嘴里都銜著一只小蟲子,準備哺育孩子,整個場面溫馨極了。”觀鳥愛好者王雪峰激動地向朋友介紹自己為燕子“上戶口”時所拍的“證件照”。
為燕子“上戶口”活動由湖北省武漢市觀鳥協會發起。市民發現燕巢后,獲取精準定位信息,記錄下巢高數據,上傳到相關網站后,就完成了給燕子“上戶口”的過程。活動結束后,觀鳥協會將編制出一份武漢城區燕子繁殖地圖。
“活動才開展4天,我們就已經收到23份記錄了。”武漢市觀鳥協會顏軍會長說。去年,武漢市觀鳥協會邀請全城市民找燕子,吸引了400余名市民參與,在武漢主城區共找到燕巢675個,燕子851只。
■ 識鳥護鳥隨手拍
“爸,你看它的頭部有黑色、藍色、白色,羽毛是藍色,腹部是黃色的,尾巴好長,好漂亮啊。”“這是金剛鸚鵡的一種。”湖南省長沙生態動物園內,科普老師和志愿者一起,引導游客觀鳥、認鳥,近距離觀察雛鳥和鳥蛋,幫助公眾熟悉保護鳥類的基本常識。
“人們的生態意識逐漸增強,現在園區內如果有小孩子拿起棍子打鳥、亂喂食,大人們都會加以制止,并告誡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長沙生態動物園鳥食班班長齊子龍感嘆說:“一些瀕危鳥類通過人工繁殖,數量不斷增長。例如我們動物園內原來只有5只白鷺,現在通過人工繁殖已經增長到30多只了。”
“愛鳥周”活動期間,湖南省還開展了“隨手拍,護鳥兒”攝影比賽、“2018湖南護鳥飛行動”、“愛鳥、識鳥、護鳥”巡回展、鳥類“清網行動”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普法活動等相關活動。
■“護飛行動”保平安
志愿者“護飛行動”與全國“愛鳥周”同時舉行。“我志愿參加野保行動。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踐行志愿精神,保護野生動植物,維護生態平衡,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貢獻力量。”這是“護飛行動”志愿者們的鄭重宣誓。
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來自全國的20個省(區、市)的37支志愿者隊伍開展候鳥遷徙志愿者“護飛行動”,形成了全社會共同保護的良好局面。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如今,民眾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各地積極創新愛鳥護鳥活動,市民爭做愛鳥先行者。嚴 冰 時宏強 朱倩倩
?
?
相關鏈接:
構建生態文明從小做起 海口秀英區“愛鳥周”活動進校園·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