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大咖聚焦全球化的下半場
全球化不應成為貿易摩擦“替罪羊”
“全球化的‘下半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分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化的“下半場”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特派記者黃一冰 攝
海口網博鰲4月11日電(特派記者曹馬志)近期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為全球化帶來新的挑戰。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舉辦了主題為“全球化的‘下半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分論壇。與會專家認為,各方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貿易摩擦,全球化不應該成為“替罪羊”,“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化的“下半場”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貿易戰是個雙輸的游戲”
“貿易戰實際上是個雙輸的游戲,最大輸家是多邊貿易體系,一些經濟體量較小的發展中國家會受到劇烈沖擊。”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易小準說,希望所有國家都能夠在多邊貿易規則體系下,妥善處理貿易糾紛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如果任由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勢頭蔓延,世界經濟發展可能出現倒退。“不穩定、不確定性的風險會上升,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他說,大家都希望生活在相互依存的地球村,需要持續共同推動全球開放和全球化的發展。
“中美之間貿易戰一旦打起來,沒有一個受益。如果我們不從美國進口大豆,短期內會進口更多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從長期看,可能沒有一個國家會受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中國不愿打貿易戰,但不怕打貿易戰。中國的目的是保護中國人民的利益,也是維護現有貿易多邊體系和自由貿易秩序。
“經濟全球化不是‘替罪羊’”
易小準認為,對全球貿易、全球經濟來說,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如歐洲,印度、中國等很多亞洲經濟體都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步入經濟增長的快車道,全球化大幅度降低了國與國之間的貧富不均。
對一些國家內部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現狀,易小準說,全球化不應該成為“替罪羊”,問題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國內政策。他建議政府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國內入手,采取更多更有力的措施,如提高教育水平,進一步加強國民素質培訓,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Stephen GROFF對易小準的觀點表示贊同。他認為,現在有一種傾向,把許多國家遇到的貧富不均、缺乏社會安全網等諸多問題歸咎于全球化,這是不合理的。如對于部分工業國家損失大量就業崗位,有人說是全球化惹的“禍”,實際上是自動化程度普及造成的。但許多全新的就業機會和工種也同時出現,政府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通過培訓和教育讓人們掌握新的技能,從而適應新的就業崗位。
張燕生說,實際上,貧富差距是一個全球性難題。對此,接下來,中國希望推動更加開放包容的全球化,推進完善自由貿易體系,從而能夠逐漸縮小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減少居民貧富差距。在易小準看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全球化實際上開始步入新的階段,新的風險和挑戰并存。
“一帶一路”貢獻“中國智慧”
“世界經濟面臨貿易摩擦、金融風險、發展不均衡等諸多風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表示,中國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用發展解決增長中出現的問題。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張燕生表示,全球化過程中興起的新科技革命帶動了各國生產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在減少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綠色、普惠、共享的就業機會。
易小準認為,應對全球化挑戰需要加深區域一體化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有利機遇。為促進投資便利化,世界貿易組織去年和中國財政部簽署了備忘錄,以確保投資符合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標準。
錢克明表示,“一帶一路”對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有助于深入推進全球化。除了促進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外,貿易相通也是重要方面:促進相互之間降低關稅,降低貿易壁壘,推動貿易便利化。過去5年,中國加大對沿線國家投資力度,建立了多個經貿合作區,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提供眾多新就業崗位,為當地貢獻大量稅收,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發展。
?
相關鏈接:
與會嘉賓點贊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主題展覽
海口企業為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提供智能通關保障
博鰲論壇亮出“海南名片”
在博鰲,習近平如此重視這件大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