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因人因地施策 因貧困原因施策 因貧困類型施策 用心用情 海口開出脫貧“良方”
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幫農民打開產品銷路。 記者 黃一冰 攝
扶貧干部指導貧困戶利用微信等互聯網手段推銷農產品。記者 黃一冰 通訊員 鄭峻敬 攝
養蜂技術人員幫貧困戶將蜂蜜倒入容器內保存。 記者 曹馬志 攝
在政府的幫扶下,永興鎮貧困戶養了幾十頭黑山羊。 記者 張俊其 攝
精準扶貧招聘會走進村里,貧困戶家門口就可以就業了。 記者 曹馬志 攝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扶貧之路非一朝一夕,脫貧攻堅工作復雜艱巨,砥礪前行中,海口市高度重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努力做到開出“良方”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施策。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并以“高位推進、周密部署、落細落小、精準脫貧、明確責任、強化督查”的工作制度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經過多年努力,海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不僅貧困人口大幅減少,還致力將脫貧工作帶上致富的快車道,不斷摸索出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金融扶貧等特色模式,帶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科技致富 集體脫貧
“我們將引入科技手段進行智能化管理和監控,實時監測羊舍的溫度、濕度等。”4月12日,在瓊山區舊州鎮雅秀村冷泉黑山羊綠色養殖基地,扶貧幫扶對口單位海口市科學技術學會相關負責人聊及引入科技手段扶貧情況時說:“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完,目前正在全力建設基礎設施,預計4月底完工投入使用。”
科技助力扶貧,這僅僅只是海口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個小亮點,這樣的脫貧故事數不勝數,它和千萬個縮影一起,折射出海口市扶貧工作中的用心用情、真抓實干,力爭脫真貧、真脫貧的決心和實效。
對于土地貧瘠的雅秀村而言,黑山羊一直是該村傳統的養殖種類,但農戶粗放的養殖辦法導致有羊在手卻貧困。此前,海口市委組織部、市科協帶領雅秀村“兩委”干部前往儋州、東方、海口石山鎮等地考察適合雅秀村的扶貧項目,市農業局、市科工信局等單位也到村里大力指導。最終,該村結合實際開出扶貧“良方”,確定以“科技引領、發展農業、抱團致富”的指導思想,以“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的新型產業模式扶貧。
目前,科技助力黑山羊變“金羊”,雅秀村46戶貧困戶196人全部脫貧,并在2016年整村推進完善了水、路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結束無集體經濟空殼村的歷史,同時成功建立海南冷泉黑山羊綠色養殖科技示范基地和光伏并網發電,鞏固整村推進扶貧成果。貧困戶則以土地、勞力和資金入股養殖基地,抱團取暖,走向共同富裕。
金融扶貧 握手成拳
在秀英區儒林村典朗山,伴隨著身旁黑色永興雍羊“咩咩咩”的叫聲,曾經的貧困戶黃振步一語點出金融扶貧的好處:“當初‘幫扶+自籌’,我們錢不夠,銀行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
當初,來自5個自然村的黃振步、黃丹開、吳淑森、余少卿、鄭仁敦和林貽祚6名貧困戶,通過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了解到其他市縣的貧困村成立養羊合作社,就帶領其他貧困戶找商機、發羊財,并于2017年4月合伙創辦注冊羅經羊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多次調研后把羊舍建在1000畝荒山上。
羅經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黃昌明說:“當時為了增強貧困戶責任感,要求他們自己每人籌措1萬元共集資6萬元,由海口農商銀行貸款10萬元。后續發展過程中,鎮政府、區政府、市國資委和南方電網也給予一定的幫扶。逐步上軌道后,農行又追加10萬元貸款。”如今,該合作社還吸納22戶貧困戶入股,將在2018年年底享受分紅,大家由過去的“單打獨斗”變為“握手成拳”,脫貧致富迎來新契機。
自金融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海口創新機制,為貧困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有效緩解扶貧融資難題,并通過積極引導“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和扶貧對象跟著產業項目走”,結合貧困戶自身實際以及產業特點,大膽探索“合作社+貧困戶”“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等帶動扶貧模式,有效提高扶貧工作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記者從海口市扶貧辦了解到,2017年海口在金融扶貧方面計劃任務為925戶,實際完成1449戶(1490筆),發放貸款2674.8萬元,完成計劃任務的156.6%。這是海口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創新“金融+產業”扶貧信貸模式,積極探索富民長效機制,為貧困戶、脫貧戶走穩走好脫貧路搭建一條通向小康的“金融大道”。
電商扶貧 風生水起
“通過手機就將我家的土雞和雞蛋賣向全國各地,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為電商進村,永興鎮儒張村貧困戶黃忠海從過去老實巴交的農民,搖身一變登上央視賣土雞,如今成為將電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網紅”,他通過微店2017年銷售額超過5萬元,全家成功摘掉貧困的帽子。
永興鎮昌儒村54歲的貧困戶吳清誠2016年通過政府幫扶,終于建起雞舍,養起產蛋雞。他有多年養雞經驗,如今如虎添翼把養雞規模擴大到2000多只,每天能有300多個雞蛋的產量,僅一個月就能賣出2000枚雞蛋,150只雞。通過微店,不僅他的銷售額突破6萬元,而且其他貧困戶也通過他的微店來銷售,一起增收。
在偏遠的瓊山區甲子鎮益民村2018年年頭也迎來了自己的“淘寶店”,這不僅是海口第一間村級淘寶電商扶貧中心,也是海口市第一家由幫扶單位和電商企業共同打造的電商幫扶中心。
“通過電商平臺,我們的銷售渠道更加順暢,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很足。”貧困戶楊元煌通過這個村級淘寶扶貧中心,上線僅一個多小時,累計銷售就達11500元,其中線上銷售額約4800元,線下銷售額約6700元。
目前,全市已建成鎮級服務站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11個,以全省首個鎮級電商扶貧中心秀英區永興鎮電商扶貧中心為例,短短6個半月時間,平臺線上交易總額突破2000萬元,其中貧困戶交易額突破170萬元,一大批荔枝、農家土雞蛋、蓮霧等優質農產品行銷全國,電商扶貧效益初顯。
產業扶貧 “造血”增收
“多虧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短短半年就脫了貧,產業化發展后可以在基地打工,離家不遠,日子越過越好,這些放在以前我根本不敢想。”瓊山區三門坡鎮脫貧戶盧照武說,精準扶貧之前對養羊還一竅不通,如今每天割草喂羊、清理羊圈、觀察每只羊的健康狀況……養起羊來十分專業,得心應手。2017年他還參加產業入股,年底就分了紅,“以后更有信心把生活過得更好”。
2017年,該鎮委、鎮政府積極創新“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扶貧新模式,由三門坡鎮政府與246戶扶貧戶1081人簽訂產業幫扶委托書,引進海口市統籌城鄉發展集團與四川六順集團,在三門坡鎮清泉村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00.41萬元,為全鎮246戶貧困戶入股清泉黑山羊扶貧養殖基地,以“四統一”(統一基地建設標準、統一品種選育供應、統一規范養殖技術、統一產品回收銷售)的管理和運營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精準扶貧的路上,海口的產業幫扶不斷有新突破,因地制宜,采取“公司+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新型產業組織化形式,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和幫扶成效,從“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實打實幫助貧困戶增收,積極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記者從海口市扶貧辦了解到,在專項產業扶貧方面,2017年全市共投入資金1664萬元。產業發展方面,共幫扶貧困人口819戶2936人。全市扶貧工作在提高產業組織化、規模化方面花開遍地,發展瓜菜、花卉、水果、肉豬、家禽、牛羊等多種特色種養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積極打造農產品品牌,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全市四個區都在實施特色產業扶貧方面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
其中,龍華區新坡鎮發動蘭花、石斛、新發地、沉香等四大產業園與貧困戶結對,將之前散種散養的貧困戶集合起來,全鎮100%的貧困戶通過入股分紅、打工等方式參與到組織化發展中;瓊山區則選定4家公司和5家合作社作為產業扶貧合作單位,帶動幫扶貧困戶1370戶,全區組織化程度達到96.3%;美蘭區大致坡鎮還動員海南仙水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參與扶貧開發,成立了海南萬眾農業合作社,打造精準扶貧產業示范基地,帶動建檔立卡戶137戶498人共同發展規模化絲瓜種植;秀英區目前則已建立區—鎮—村三級產業規范臺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組織化程度提升,同時,由區農林局牽頭,與各鄉鎮緊密配合,在每個鄉鎮建立1-2個農業種養殖科技示范基地,強化扶貧產業科技服務。
旅游扶貧 探出新路
旅游搭臺,扶貧唱戲。隨著全域旅游的推進,海口市的鄉村旅游發展從文化展現、多元游樂、深度休閑體驗等多方面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記者從海口市扶貧辦了解到,目前,海口市通過旅游扶貧,把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全域旅游有機結合,旅游扶貧涌現新氣象。全市各區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和“旅游+”精準扶貧的思路,種植養殖業和旅游相結合的模式,有效地拉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讓農民腰包鼓起來的同時,有效幫助改善村莊空心化、留守兒童等現象。
據了解,海口目前已動員10個旅游企業與2個貧困村結對開展旅游扶貧,龍華區政府投入2354萬元用于新坡鎮整村推進仁里村美麗鄉村旅游設施建設,打造旅游明星示范工程。同時,海口市還涌現出如永興鎮馮塘綠園鄉村旅游綜合體,通過吸納貧困戶以土地、幫扶資金入股分紅和招收貧困人員打工等方式,帶動全村貧困戶脫貧;香世界莊園的旅游扶貧特色,則是專門為貧困戶設立“農夫集市”,免費提供攤位、免費包裝、免費代銷。“在做旅游服務的同時,搭建免費的平臺,貧困戶和附近村民都可以把自己種植養殖的東西拿到這里售賣。”香世界莊園董事總經理陳寶迪說:“旅游扶貧不僅是幫助致富,更大的意義應該在于就近提供很多就業崗位,還能幫助改善村莊空心化、留守兒童等現象。”
記者 周雪君
(海口網4月13日消息)
?
?
相關鏈接:
發展特色產業 儋州3599戶貧困戶定為今年脫貧目標·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