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經驗來看,多數國家養老金已成為其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并對市場穩定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保險公司投資力度加強,養老產業金融需求可能出現“井噴”。二季度行業保障型產品銷售有望企穩,疊加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落地而利好行業長遠發展。
與股市建設相輔相成
資料顯示,以美國為例,其第二和第三支柱養老金的發展,推動了共同基金和壽險等機構投資者的崛起。截至2016年底,共同基金管理的養老金相當于其總資產的46%。美國養老金在股票市場上市值占比為13%,加上通過投資共同基金等間接投資股市的部分,合計占比約26%,是穩定的長期投資者。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稅收遞延政策將成為完善養老產業中最大的制度紅利,為保險業通過承保端服務養老消費人群,以及通過投資端對接相應設施建設帶來多重機遇。以保險產品形式為主導的養老服務鏈條打通后,保險公司投資力度有望加強,養老產業金融需求可能因此出現“井噴”。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認為,稅延型養老險短期預計帶來1260億元增量資金,新業務價值率進一步提升。養老地產的模式探索也將促進業務的多元發展。可以預見,長期來看,資產管理市場將迎來巨大體量的稅延養老保險賬戶投資需求,對資產管理機構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截至今年5月,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14.24萬億元,其中債券、銀行存款、股票、其他投資分別占比33.9%、16.4%、12.7%、36.9%。民生證券指出,養老服務產業作為穩定性較好的長期投資領域,與壽險資產負債長期性相匹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產配置壓力,拓寬險資投資渠道。
保險板塊機會顯現
多位險企人士表示,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按穩健型產品為主、風險型產品為輔的原則選擇。對于資產管理機構來說,從投資維度上看,一方面,資產配置理念將更為重要,是更為科學的穩健型產品的主要配置策略,將成為養老型產品的主要策略,另一方面,開發面向養老賬戶的風險型產品時,需要考慮負債的久期,可以適度拉長封閉期。
分析人士表示,短期保險行業受到數據壓力、資本市場波動等影響,整體板塊有所回調。預期未來新單保費增速回升、產品結構改善及稅延型養老險試點確定落地,保險板塊業績及情緒均可提振。
國信證券指出,未來保險業的發展,一是代理人經過前兩年的高速增長后或出現增速回落情況,但隨著產品結構更多地向保障產品切換,代理人產能和收入均會提升,因此代理人增速回落并不影響對壽險行業的價值判斷;二是無需過度擔憂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率提高會削弱保障型產品吸引力;三是龍頭壽險的價值創造能力系統性提升。
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認為,把握保險板塊低吸機會,關注二季度投資機會。在新規影響的格局下,市場短期難以適應,但保險行業已在不斷進行供給側改革,以高理財險為代表的舊產能不斷出清,以健康險、重疾險等長期保障型險種為代表的優質產能不斷擴張。隨著險企步入人力增員集中期,二季度行業保障型產品銷售有望企穩,疊加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新政試點落地,從而看好行業長遠發展。 記者 王凱文
?
?
相關鏈接:
“一鍵呼叫”:杭州發放11.6萬臺居家養老“神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