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被譽為引領科技變革的通用型技術,同時也是一項顛覆性技術。各國政府紛紛制定戰略,推動人工智能在民用和軍事領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人們也應提高警惕,人工智能不僅會帶來倫理、經濟結構等社會性變革,同時也有可能對國際經濟和安全秩序產生根本性影響。因此,要從全球治理的高度,加大對人工智能可能給全球秩序帶來挑戰的關注。
人工智能最大的影響在經濟領域。對傳統產業的替代會在全球范圍內導致大量失業,而新的就業崗位能否被創造出來還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國家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的先發國家和大國,依舊可以通過發展人工智能的收益來彌補傳統產業的損失,通過將部分收益用于轉移支付和社會保障系統來維護社會的基本穩定。而一些未能跟上人工智能發展浪潮的國家,大量就業可能會轉移到國外,導致政府缺乏足夠的資源來應對經濟社會面臨的沖擊。
不僅如此,從全球經濟體系角度來看,發達國家居于中心地位,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依靠廉價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要素居于半邊緣和邊緣地位,并且形成了一種對中心國家的依附關系。人工智能可能發生的顛覆性情景包括:發達國家通過人工智能在經濟領域的應用,減少對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自然資源的需求,從而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讓發展中國家從世界經濟的邊緣滑落到體系之外。
從全球安全體系角度來看,人工智能在軍事、安全領域的應用將會進一步拓展。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會讓軍人變得更加安全,民眾變得更加脆弱。前者是因為各種智能武器開始取代軍人執行戰場任務。后者是因為依托人工智能進行攻擊的目標越來越針對網絡目標,如電廠、地鐵等關鍵基礎設施,這些都是和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的,一旦戰爭發起,攻擊首先來自網絡,對平民來說受到傷害的幾率將遠遠大于傳統戰爭。
人工智能對全球經濟和安全的影響還處于早期階段,但我們應從工業文明崛起過程中對農耕文明所帶來的影響出發,反思如何通過全球治理發揮人工智能的積極作用,減小其可能的沖擊。因此,人們不僅需要重視倫理、失業等直接相關的問題,更應注重全球治理問題,重視人工智能在全球層面發展不平衡、不平等的問題,呼吁國際社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好抓住人工智能發展機遇,提供人才培養、技術轉移和應用創新等方面的資源和幫助。
(魯傳穎 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所副研究員)
?
?
?
相關鏈接:
國際足聯秘書長:沒有中國參與,Soccerex就沒法談什么發展足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