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登錄境外服務器玩網游暗藏風險
專家建議境外服務器應納入防沉迷監管體系
近年來,網絡游戲市場越來越大,未成年人成為網絡游戲的重要受眾人群。
《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境外網絡公司出品的游戲產品,由于各種原因,一些青少年玩家選擇登錄境外服務器玩游戲。然而,登錄境外服務器玩網游,對青少年來說存在不少隱患。
內容暴力無防沉迷系統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一款網絡游戲市場火爆,玩家在玩這款游戲時大多通過境外服務器登錄。
陳科(化名)是北京市一所中學的高二學生,他告訴記者,據他了解,有不少玩家都是通過登錄境外服務器玩這款游戲。
記者在體驗這款游戲時,也是通過境外服務器登錄。游戲過程不斷出現血腥暴力場面。此外,除了槍彈之類的遠程武器,玩家還可以使用一些手持的近戰武器擊打敵人,以此實現殺死對方的目的。
通過境外服務器登錄的這款游戲,除了內容含有暴力元素,游戲的公共語音頻道也存在一些問題。
陳科說,玩家在公共語音頻道可以跟所有人喊話,而很多人在玩游戲時情緒激動,難以控制自己,因此時常會遇到其他玩家在公共語音平臺上爆粗口、互相辱罵等情況。
除了內容方面存在問題,境外服務器還沒有防沉迷系統。
張含(化名)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名中學老師,在她看來,網友的防沉迷系統很重要。
雖然是教育工作者,但對于沉迷游戲的兒子成成,張含依舊束手無策。
張含說,2017年6月,在參加完中考后,16歲的成成就開始整日上網,也不肯出門,更是拒絕和家人、朋友交往,通常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玩游戲。
張含認為,游戲本身不設防沉迷系統,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游戲如果有時間限制,情況是不是會有所改觀呢”?
催生游戲外掛產業鏈
對于登錄境外服務器玩網游的青少年來說,外掛不可或缺。
李泉(化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2018年3月12日,他的賬號被封,起因是他在一家網站上購買了上述網絡游戲輔助,即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游戲外掛”。
賀洲(化名)老家在山西,現就讀于天津一所高校,今年19歲,是上述網絡游戲的一名“資深”玩家。
他認為,一些玩家熱衷“開掛”有幾點原因,第一是自己水平不夠,但是虛榮心很強,所以想要通過外掛的手段來提高自己在游戲中的排名;第二是代人練級,別人花錢請他提高自己的名次,然后為了速度就開外掛;第三是為了交易,通過平臺上的交易系統,玩家可以將自己得到的某些服飾或裝備進行交易,一件道具的成交金額可能高達上萬元。
“就這款游戲而言,由于游戲公司本身的原因,游戲開發并不完善,反作弊機制不健全,外掛現象較為嚴重。”賀洲對記者說。
記者在通過一款社交軟件搜索“輔助”等關鍵詞,發現一些以此命名的群聊。記者申請加入一個群聊后不久,便收到了來自一些人的私信詢問是否要買“輔助”。記者添加了其中一個人為好友,對方立刻發來鏈接,并且承諾一旦下單他將會負責進行遠程“一對一安裝”。
記者點擊鏈接,進入一家網站。網站顯示,購買之后只需將訂單號提交給客服,即可進入24小時售后服務群。此外,群內開啟邀請有獎勵。
開外掛是否會有風險,客服回應,“只要不被舉報,一般不會被封號”。
不符標準易產生不良影響
登錄境外服務器玩網游,與登錄國內服務器玩網游有何不同?
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對網絡游戲內容會有審查,只有符合審查標準的才可以進入國內市場。具體到某個游戲而言,這個游戲究竟是否符合我國網絡游戲的準入標準,需要審查其中是否存在色情、暴力或者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內容,還要審查其中有無分級管理、防沉迷系統等,符合這些條件的才可以準入。如果國外游戲符合我國游戲產品準入的相關法律規定,通過境外或境內服務器登錄的區別不大。不過,如果境外服務器上的一些網游不符合條件,可能會對青少年玩家產生不良影響。
除了網絡游戲內容及防沉迷系統的問題,一些網絡游戲的公共語音平臺亂象也令人擔憂。
對此,劉德良認為,網絡游戲的公共語音平臺實際上是運營商的一種營銷方式,這個方式本身就是為了吸引玩家。網絡游戲公共語音平臺亂象并不是一個新問題,現實中許多直播平臺也有類似現象。所以,對網絡游戲語音平臺的監管并不是孤立的,要與其他一些實時互動平臺共同進行。對于哪些內容可以傳播、平臺要承擔什么責任等問題,相關法律法規都有明確規定,關鍵是要落到實處。
網絡游戲如何有效防沉迷
記者調查了解到,隨著網游市場的擴大,玩網游的未成年人也越來越多。如何避免因登錄境外服務器玩網游帶來的負面影響?又該如何進一步加強對網絡游戲的監管?
“游戲內容本身的問題可以通過審查來解決,關鍵問題在于如何防沉迷。”劉德良說,游戲產業真正對未成年人造成損害的在于對游戲的沉迷。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境外游戲運營商基于市場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主觀上有放縱未成年人的動機。
據劉德良介紹,在網絡游戲中設置防沉迷系統,關鍵在于落實實時身份識別技術。當前網絡游戲中的身份審查通常是要求玩家實名注冊或提供身份證,但這一環節中存在漏洞或缺陷,容易出現注冊者和每次登錄主體身份不一致的結果。
“如果游戲運營商提供的身份識別技術不能夠真正識別身份,注冊者僅需提供一個身份證復印件或者身份證號碼就能注冊,那么就無法有效避免盜用身份的現象。”劉德良說,因此,網絡游戲在運營過程中必須應用嚴格的實時動態身份識別技術,通過遠程圖像識別技術,從注冊到每一次登錄都要進行身份識別,然后限制在線時長和時間點。這才是健康合理具備可操作性的防沉迷系統,才能夠預防游戲玩家沉迷于網絡游戲。
“當務之急是建立有效的防沉迷監管體系,把境內境外的服務器都納入進來。”劉德良說。(記者 杜曉 實習生 劉潔瓊)
?
相關鏈接:
海口全民沙灘足球賽結束 瓊山競技隊獲青少年組冠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