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國家文物局20日正式發布外國被盜文物數據庫,該數據庫的建設,將有助于防止外國被盜文物進入我國境內流通,進一步加強對我國執法機構的信息化支持,提升社會公眾和專業人士的法律意識與風險保護。
據介紹,2008年以來,國家文物局共公布了厄瓜多爾、伊拉克、秘魯等國向我國通報的38批次6900余件被盜文物信息。此次發布的外國被盜文物數據庫包含了此前分批通報的外國被盜文物信息,并將根據他國通報情況進行實時更新。
國家文物局表示,過去30年間,日益活躍的國際文化文物交流活動推動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多樣性發展,增進了不同民族間的理解與交往。但與此同時,文化遺產的破壞現象也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考驗。文物的盜竊盜掘與非法販運是許多國家文化遺產資源枯竭、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
2017年,公安部、國家文物局共同公布“中國被盜(丟失)文物數據發布平臺”,向世界各國和國際刑警組織等國際機構發布中國被盜文物信息,為合作打擊文物盜竊盜掘提供信息支持。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還將通知要求各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和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疑似外國被盜文物在文物進出境和流通環節的監管,也呼吁從事文物保護、收藏與經營的專業機構和人士以及社會公眾在參與或開展文物流通活動中,及時比照參考外國被盜文物數據庫,遵循相關法律要求與道德準則,自覺抵制買賣他國被盜文物的行為。
?
相關鏈接:
蜀王金寶出水 江口沉銀遺址再發現上萬件文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