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22日電(記者 孫哲)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生態環境極度脆弱,近年來,西北油田的“石油人”依靠環保科技,巧妙“化解”了油田發展與環境保護間的矛盾,在向地球“索取”資源的同時,也讓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紅柳愈發繁茂。
在西北油田固廢液處理站,黑褐色的含油污泥被傳送到污油泥熱解析處理設備中,另一側,干凈的泥土源源不斷地被“制造”出來。這些處理過的泥土含油量最低已降至2%以下,隨后將作為鋪路基土,用于平整油田井場道路。
“油田在勘探開發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鉆井巖屑、廢棄泥漿等固體廢物,其中含有的苯、鎘等重金屬,會對土壤造成污染。”西北油田特種工程管理中心環保管理部副部長谷民和說,近年來油田不斷從工藝環節加強控制,目前已累計處置超過17萬立方米的污油泥土。
谷民和告訴記者,在對含油污泥進行達標處置的同時,油田也從中“收獲”了不小的經濟價值。僅去年,從污油泥中回收的凈化油就為油田增收200多萬元,新引進的污油泥熱解析處理技術更是“幫助”西北油田每年節約排污費用4500萬元,實現發展與環保“雙贏”。
如今,越來越多的環保科技從源頭、生產過程等環節發力,為塔里木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廠,工人們還采用了電化學預氧化工藝等方式,減緩酸性污水對管線、設備的腐蝕。去年,西北油田管道腐蝕率降低了14%,大大減輕了對周邊土壤環境的影響。
“同時,經過新的污水處理系統凈化后,油田用水又全部注入了原地層。這樣一來,產生的廢水既不會溢散,又可進行油藏的注水開發。”西北油田采油一廠安全環保科科長黃江濤說。
加快治理污染水源井、實施“放空天然氣回收工程”減少資源浪費、建設綠化防護林帶……2001年以來,西北油田“多管齊下”,累計投入2.6億元環保資金,有效保護了塔里木盆地的大氣、土壤和水資源。
?
?
相關鏈接:
新疆多措并舉促4.1萬南疆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