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甲子鎮中心小學,書聲朗朗,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書香校園”“和諧校園”氣息。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評估認定、省級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評估驗收……一系列學校創建工作為學生提供了更優質的教育,這一切都離不開校長林道政的努力。
林道政,2004年開始到甲子鎮從事教育工作,200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他時刻堅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組織讓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林道政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要牢記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一份情懷讓他扎根鄉村教育
2002年,從海南瓊臺師范學校(現為瓊臺師范學院)畢業的林道政,立志要當一名教師。而當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海口最偏遠的甲子鎮任教時,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林道政內心也一度迷茫。
“報到那天,是我第一次來到離家這么遠的鄉鎮。”林道政回憶起剛到甲子鎮的時候說,當天,他坐了很長時間的車才到甲子鎮,看到的是泥濘的道路、破舊的教學樓……這一切甚至讓他產生了退卻的念頭,“當時我們幾個同行的女孩子都哭了。”盡管心理上有落差,但報到現場發生的一幕卻讓林道政至今難以忘懷。有一個教學點的老校長挑著扁擔籮筐,步行一個多小時,專門趕到現場幫報到的新老師挑行李。“在我印象中,那個老校長已是白發蒼蒼,從他的眼中,我看到了偏遠地區對我們這些新生力量的渴望。所以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甲子鎮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林道政說,這一扎根就是14年。
14年來,任課教師、教研員、辦公室主任、副校長、校長……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林道政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在每一個崗位上都要盡心盡力,做到不辜負組織的信任”的信念。
“14年了,當初我真的難以想象自己能在這里堅持這么久。”林道政說,是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一份對教育的情懷,讓他毫不猶豫地投身鄉村教育,并不斷取得成績。
肩挑重擔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為了給鎮上孩子提供更好教育,2013年底,甲子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計劃2014年春季投入使用,然而由于缺少園長、教師,開學顯得十分困難。
“林道政,你來籌備并主持幼兒園的工作吧,必須要在規定期限內正常開園。”命令下來,時任甲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的林道政可謂是“臨危受命”。
“當時招聘園長,因為地處偏遠,報名人數寥寥無幾,最終只招到4名幼師。”林道政說,當時面臨的情況是:教學樓有了,可設備沒安裝、園區沒布置,甚至個別老師還有辭職的意向。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甲子鎮中心小學副教導主任陳史說:“那段時間,所有的壓力都壓到了林道政身上,他身兼數職,加上各項工作任務繁重,他經常要加班加點。”
2014年春季,幼兒園如期開園,這讓林道政懸著的心落了地。
如今雖已不在幼兒園工作,但看到孩子們在幼兒園里開心快樂地學習,幼兒園辦學質量也不斷提高,林道政感到無比的欣慰。
讓教師在教學中收獲幸福感
優質的教育離不開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
“在鄉村小學,教師的責任心更重要。”林道政說,他2016年開始擔任甲子鎮中心小學校長,面對的是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教學質量差、教學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林道政認為,只有讓教師在教學中收獲幸福感,才能激發他們的活力。
蔡強是甲子鎮中心小學的一名骨干教師,長期執教六年級的語文、英語。去年,她因為身體原因曾一度想過辭職。林道政知道后第一時間去找蔡強談心,用誠意打動她繼續留下任教。
“我非常希望優秀教師能夠留在甲子鎮,我也會努力去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他們能夠在這里安心教書。”林道政說。
為此,林道政把自己的角色從管理者轉變為后勤班長,他進一步完善了教師考評辦法,并多次組織骨干教師外出聽課學習,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先進的教學理念,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經過一系列的改革,教師們的心氣順了,教師隊伍穩定了。
“林校長會傾聽我們的聲音,了解我們的實際需求,并及時幫助我們解決最迫切的困難。”蔡強說,凡事他都會以身作則,為全校的教師起表率作用。
正是在林道政的帶領下,2017年小考,甲子全鎮三項指標(總合格率、總平均分、總優秀率)全部進入海口市農村學校排名前十,三項指標總漲幅排名全市第一。
“擔當、專業、品德是做好每一件事的關鍵因素。”林道政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會繼續堅守自己的教育情懷,為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
記者杜潤濤
(海口網4月23日訊)
?
相關鏈接:
瓊山區甲子鎮為精神障礙患者開展免費診療派藥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