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支中超隊派出全華班
足協杯一向是冷門的代名詞,而從前3輪情況看,今年還要加一個“更”字。今年足協杯戰罷3輪,中甲球隊紛紛潰敗,16支球隊中只有4支中甲球隊晉級,這意味著大批沒有外援的中乙球隊紛紛晉級。根據足協杯規則,當高級別聯賽球隊對陣低級別聯賽球隊時,必須遵循低級別聯賽球隊的球員使用規定,所以今明兩天的足協杯第四輪賽事,16支中超球隊中將有12支球隊必須以全華班出戰,這或許為更大冷門埋下了伏筆。
中甲球隊基本“團滅”
用逆襲形容中乙球隊在本賽季足協杯比賽中的表現,那是一點也不夸張。今年共有來自中超、中甲、中乙等各級別賽事的72支球隊參加足協杯。本賽季中乙聯賽擴軍至28支球隊,足協杯也相應擴軍至72支,業余球隊也從此前的8支增加至12支。不過從前3輪表現看,業余球隊水平還是差一大截。在只有業余球隊和中乙球隊參賽的前2輪比賽中,最終只有武漢楚風合力一支業余球隊進入到第三輪,其他15支晉級球隊均來自中乙。進入第三輪后,中甲球隊殺入戰場,本以為這將是中甲球隊出彩的一輪賽事,沒想到它們居然基本被“團滅”了。在杯賽第三輪16場比賽中,11支中乙球隊紛紛爆冷,戰勝了比自己高一級別的中甲球隊,最終僅有上海申鑫、黑龍江FC、遼寧FC和武漢卓爾4支中甲球隊闖入了第四輪,這一結果簡直“冷”得讓人瑟瑟發抖,這是足協杯近5個賽季以來,中甲球隊進入杯賽32強隊數最少的一次(2014賽季9支,2015賽季11支,2016賽季9支,2017賽季9支)。此外,在晉級32強的低級別聯賽球隊中,還有一支業余球隊,那就是武漢楚風合力。
中超全華班面臨考驗
中甲球隊紛紛出局,中乙和業余球隊大規模挺進32強,意味著今明兩天的足協杯第四輪比賽中,將有12支中超球隊必須以全華班陣容出戰,這個挑戰相當大。足協杯第四輪仍采用單場淘汰賽制,90分鐘內打平直接進入點球大戰。在第四輪比賽中,除一方、泰達、國安和貴州因為對手是中甲球隊,可使用2名外援外,包括恒大、上港在內的其他12支中超球隊一名外援也不能上。從對陣分析,恒大是客場挑戰寧夏山嶼海,寧夏在中乙前4輪中2勝2平保持不敗,坐鎮主場的寧夏會給恒大隊制造一些麻煩。上海上港客場挑戰陜西大秦之水,陜西隊前4輪3勝1負,隊內有前國腳楊昊,只可惜他因傷缺陣8周,門將是前國腳宋振瑜,還有球迷們比較熟悉的文爍、楊賀和魏仁杰,有實力沖擊上港隊的防線。至于華夏幸福客場對手是蘇州東吳,該隊上賽季杯賽中,就將上港隊拖入點球大戰,加上華夏幸福近期狀態欠佳,此輪要過關也有一定難度。
爆冷幾率有多大
當全華班的中超球隊遇上來勢洶洶的中乙球隊,本輪爆冷的概率會有多大呢?總體分析,存在冷門的可能性,但概率不會大。首先從實力對比而言,中超球隊的整體實力最強,即使沒有外援的支持,中超各隊的本土球員能力在國內也是頂尖級別。其次,中乙球隊之所以能擊敗中甲球隊,除中乙球隊足夠拼外,還因為中甲球隊對杯賽重視不夠。本賽季大量資金進入中甲聯賽,導致中甲聯賽競爭異常激烈,目前有多支球隊把沖超定為目標,而投資較小的中甲球隊為了生存,也無法分心杯賽,不得不選擇戰略性的放棄。但中乙球隊恰恰相反,他們普遍希望通過杯賽爆冷,讓外界認識自己,這是造成本賽季杯賽冷門迭爆的主因。
不過實力的懸殊并不意味不會有冷門。在中超球隊全華班陣容不夠默契,個別位置存在短板的情況下,遇上拼命且配合默契的中乙球隊,仍為冷門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本報記者 李立
杯賽歷史上的冷門
足協杯歷史上曾出現過一次中乙球隊淘汰中超球隊,晉級16強的超級大冷門。2013賽季,中乙球隊大理銳龍做客虹口足球場,挑戰中超老牌勁旅上海申花,最終大理銳龍以3比2淘汰對手晉級,創造了中國足協杯歷史上的奇跡。雖然最終在1/8淘汰賽中,該隊以1比7不敵廣州恒大,但大理銳龍作為首支在足協杯上戰勝頂級聯賽球隊的中乙球隊,載入了杯賽史冊。
?
相關鏈接:
足協杯第二輪:海南海口隊2比0戰勝江西聯盛晉級
重磅!中國足協公布全國社會足球品牌青訓機構認定標準
點殺梅州客家 海南海口隊挺進足協杯第四輪
足協“請進來”策略催生U17冠軍賽,新探索助力青訓體系改革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