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暴雨考驗城市更新工作成效
海口“海綿”道路無一積水
▲4月25日,海口持續降雨,金龍路與龍華路交叉口出現積水,排水工人在緊急排水。(市市政管理局排水所供圖)
25日,海口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6小時強降雨量最大達到111.4毫米。海口市市政管理局組織下屬單位市排水所的全體排水工人積極應對,快速排除路面積水,確保道路暢通。同時,海口經海綿化改造的路面未現積水情況。
據市市政排水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排水所啟動雨天排水工作預案,出動198名排水工人及41輛排水作業車輛迅速到達各易積水路段,全力做好雨天排水工作。當天下午3點許,降雨造成主城區金龍路與龍華路交叉口、和平南路、五指山路發生積水,經過排水工人打開井蓋、清理雨水口垃圾、放置警示牌及采取應急電源泵車全力抽排,50分鐘后,五指山路、和平南路積水完全消退,兩小時后,金龍路與龍華路交叉口積水完全消退。因濱海西路南港碼頭段排水管網不完善,道路存在積水,經采用應急電源泵車強排,于晚上8點排水完畢。
當天,記者走訪長濱路、海府路和白龍路等路段,發現這些經海綿化改造的路面在雨停后,除了路面凹陷處有些許殘留的雨水外,基本上沒有積水。
據了解,長濱路是海口首條建有地下管廊的海綿化道路。借助路邊蓄水溝的巧妙設計和綠化帶中耐旱耐澇的植物,道路能在降雨時最大限度實現對雨水的就地消納和循環利用。道路中央綠化帶兩側各挖了一條深約30厘米的植草溝,這條小小的蓄水溝有著巨大的用處。降雨時,路面上的水會沿著路緣石過水口,流入蓄水溝下滲儲存,避免道路積水。晴天時,蓄水溝里的水可以灌溉綠化植物。
“以前這里只要下雨就會立即積水,而且還會造成交通堵塞。”市民馮江波女士說,經過海綿化改造的長濱路,能夠快速將雨水消納,道路沒了積水,回家的路也變得順暢。
據悉,海口在推進城市更新工作中,還對海府路和白龍路等道路進行改造,融入“海綿城市”理念進行建設。海府路和白龍路的面層瀝青均采用透水鋪裝,透水鋪裝因有較大縫隙,在降雨時雨水能迅速透過面層瀝青,從下面層防水結構表面匯入道路兩側排水系統,有效防止路面積水。
?
相關鏈接:
加強接種系統建設 海口152個單位提供兒童接種服務
海口今年改造農村危房1180戶 1至3人戶新建房屋控制在60㎡內
小手拉大手 海口濕地保護宣講走進校園
單一窗口辦理 海口海關辦理首單報關報檢登記備案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