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3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攝影報道)5月3日,2018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海南)高峰論壇在儋州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及業界嘉賓圍繞“挖掘傳統村落文化,尋求新形勢下古村落的發展方向”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現狀、困境和出路。
2018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海南)高峰論壇啟幕。
近年來,保護傳統村落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傳統村落保護的迫切性不斷提升。本次論壇落戶歷史文化名城儋州,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探討傳承發展傳統村落文化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探究新形勢下美麗鄉村建設新途徑。儋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溫龍致辭中提到,儋州市在大力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還注重挖掘傳統文化內涵,通過對鄉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挖掘,建設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用獨特的文化載體打造旅游特色,帶動農民致富。
北京大學教授何文義做題為《傳統村落保護與特色小鎮開》的主旨演講,他認為應把傳統村落傳承保護和特色小鎮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他談到,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要經過解構與建構、傳承與創造,形成新的文化形,為特色小鎮鑄造出文化之魂;再以這種文化為核心,創意策劃出小鎮的產品,最終形成小鎮賴以運營長遠發展的產業。
在本次論壇上,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也關注鄉村振興發展。他在主旨演講中提到,農家院落帶有濃郁鮮明的鄉村風情,是鄉村整體價值的縮影,同時也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具有生產價值、社會與文化、生態與生活、教化等價值。因此,鄉村振興要尊重農家院落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賦予農家院落現代功能,激活鄉村活力,吸引更多重要力量投入。
此外,瓊臺復興計劃首席專家張繼焦建議,海南應盡快設立一個關于傳統村落的大型調研課題,對所有村落的歷史遺產與文化資源等,開展起一項全面而系統的調查工作。復旦大學教授杜曉帆認為,認識文化遺產并加以保護是因為它們的內在價值或對一個社會的意義,而不是由于它們作為旅游吸引物而具有外在的價值。
海南省文聯主席孫蘇說道,對于海南來說,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不僅是響應了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更是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重要一環。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有助于推進全省的全域旅游工作,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紀念活動添彩。
相關鏈接:
聚焦古村落保護與發展 百余專家學者5月將齊聚海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