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研究團隊在最近一期《JAMA 眼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人工智能(AI)算法,能夠自動診斷早產兒視網膜病,診斷準確率要超過大多數專業醫生。
早產兒視網膜病是一種嚴重的致盲性眼病,由視網膜血管異常增生引起,在早產兒中很常見。這種疾病主要靠醫生查看嬰兒的眼睛來診斷,帶有主觀性。在美國,因缺少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針對這種疾病常會出現誤診。
為改善這種狀況,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馬薩諸塞綜合醫院、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的AI算法。該算法使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5000多張嬰兒眼睛的圖片進行訓練,來學習如何區分健康血管和患病血管。測試數據顯示,經過培訓,該算法診斷早產兒視網膜病的準確率高達91%,而一個由8名早產兒視網膜病專家組成的團隊對相同圖像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82%。也就是說,在診斷早產兒視網膜病方面,該AI算法比大多數專業醫生的表現都要好。
該研究中的測試群體主要是白人嬰兒。目前研究團隊正與印度方面合作,測試該算法是否可以對印度早產兒視網膜病進行準確診斷。此外,研究團隊還在探索該算法是否可以檢測視網膜中血管以外的其他部位的異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該AI算法能盡快用于臨床實踐。
AI應用目前正成為醫療領域的研究熱門。上個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一種檢測糖尿病相關眼病的AI設備,成為美國醫療領域應用AI技術的標志性事件。
?
?
相關鏈接:
人工智能加持健身領域,AI時代健身房迎“科技革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