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5月7日電 日本一項研究顯示,長時間坐在車內等狹小空間內保持不動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栓,繼而引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研究人員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對公眾普及這一健康風險警示。
2016年4月熊本大地震后,當地一直有斷續余震。許多從家中疏散的人只能待在避難所或在車內過夜。熊本地震血栓和栓塞保護項目的調查人員發現,被迫從家里撤離的當地居民很多人出現腿部血栓,還有一部分人出現了肺栓塞。
該項目調查人員在對當地21家醫療機構發放的調查問卷中發現,在51名因血栓和栓塞入院的病人中,35人出現了肺栓塞,有42人即82.4%的人在出現血栓和栓塞癥狀前在車內過夜。
領銜該調查的熊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生院心血管藥物系教授小澤甫木元在《加拿大心臟病學期刊》上表示,應提高醫護人員對血栓和栓塞的預防意識,并對公眾進行相關教育,例如在避難所等場所進行提示,將大大降低人們罹患這種疾病的風險。
該雜志主編、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研究所斯坦利·那特爾教授認為,這項調查提供了長時間在狹小空間內保持不動引發健康風險的極端例子,因此需要提醒人們在坐飛機或者不得不長時間待在車內等空間時,記得定期起身活動以避免出現血栓和栓塞。
?
相關鏈接:
白天久坐、晚上鍛煉不能消除危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