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種手機應用程序(即手機APP)層出不窮。通常情況下,這些應用程序的賬號注冊起來非常容易,只要留下一些個人信息即可。但賬號一旦不用,想要注銷起來卻不易。近日,媒體記者實測9款熱門手機應用程序的注銷賬號難易程度。其中,僅有兩款注銷容易,有3款根本無法注銷,還有4款附加很多注銷條件,有的甚至還需要用戶提供身份證照片等實名信息,相當麻煩。
對手機APP的運營商而言,提高用戶的注銷門檻,好處多多。一方面,可以避免應用活躍用戶數的減少。當下的諸多APP,爭的就是流量,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基本上也都是建立在產品的注冊、活躍用戶等流量數據上。
另一方面,對程序運營商而言,能夠避免采集來的數據流失。實際上,為了方便用戶使用,各類手機應用在注冊流程上,通常都壓縮到只需要手機號就能驗證登錄,不需要手動設置賬號密碼。但是被采集的數據信息,當然不止于此,除了手機號以及它關聯的地域和身份信息,還包括用戶使用APP的場景、時間、瀏覽痕跡等。這也正是那些APP試圖用設置繁瑣的注銷程序,來抵消用戶注銷欲望的原因。對平臺而言,這些數據太重要。
注冊容易注銷難,這實際上是用戶隱私保護脆弱的縮影。《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明確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后,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對于不準注銷的行為,“網絡安全法”也有懲罰條款。
如果APP無法注銷,顯然是違規的,但是對于設置注銷門檻,相關法律法規上卻是空白的,這也正是有些運營商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其實從數據安全的角度來看,真正的焦點在于,如何保證數據使用的合規透明,避免用戶隱私泄露。因為即便注銷成功,對用戶而言,這部分數據的歸屬也處在不知情的狀態,是真正徹底銷毀,還是被平臺留存備份,很難知曉。
顯然,不管是采集用戶信息的范圍被擴大,還是采集完信息后用戶注銷難,都涉及對數據信息的使用和保管問題。國內諸多互聯網大公司,已相繼出現數據泄露事件,讓公民對互聯網時代的隱私安全多了一份憂慮。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做到對那些既有的規定要嚴格執行,比如APP注銷,就不能門檻多多,讓公眾摸不著門道。與此同時,明確信息采集和銷毀的邊界,對于數據泄露,可以參照國外監管機構對待臉書的方式,用懲罰性的巨額賠償來敦促互聯網公司堅守隱私底線。只有不斷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此類問題的解決才有希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