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盧俊宇)“護士的厚度體現醫院的厚度,護士的溫度體現醫院的溫度。”這是中日友好醫院護理部主任趙菁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因為護士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病榻前,給患者帶去溫暖和關愛。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近這個群體,近距離感受她們的酸甜苦辣。
幫助別人解除病痛是堅守的最大動力
趙菁,是個名副其實的“老護士”,1984年中日友好醫院開院,第二年她便來到了該院,一干就是三十余年,把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她熱愛的護理事業。“我的父母都是醫生,他們認為醫院穩定的環境適合女孩子,我就成了一名護士。”
趙菁覺得護士是一個特別能體現人性的職業。她清楚記得在剛當上護士那年,有一天夜班,她給一名剛剛接受了直腸癌手術的老爺爺患者量血壓,老人憐愛地對她說,“姑娘,你的手有些涼啊,冷吧?快多穿點衣服。”這讓趙菁非常感動,至今記憶猶新。像這種與病患的溫情瞬間,三十多年里總在時時“上演”。
內分泌科護士長周立新同樣是個“老護士”。她1988年開始在中日友好醫院實習,由于表現出色被留了下來。她告訴記者,最初選擇護理專業只是緣于覺得護士服裝好看,但當了護士以后,這一切完全打破了她的想象。
“雖然當時很崩潰,但我一直堅持。一路走來,我越來越熱愛這個職業,因為看到自己能幫助一個個的病人解除痛苦,我感受到了最大的快樂。”
護士在專業化道路上會越來越好
過去,大家對護士的普遍認識就是在診室里打針、換藥的基層護理人員。近年來,國家在培養護理方面有了新理念,即培養護理專科技術人才。
據了解,中日友好醫院臨床護理專業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現共有1670名護士,其中護理本科學歷的護士超過了60%,在醫院的支持下已有25名護士取得了護理學會頒發的專科護士資格證書。
2017年7月14日,該院成立了中日醫院專科醫聯體護理聯盟。匯集了319家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二、三級醫院,圍繞專科護理規范與標準共識的制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的建立、專科護理人才培養、前沿護理技術推廣及臨床研究等領域,開展廣泛的護理專業交流合作,通過優質護理資源的輻射,促進專科護理發展。
近幾年中日友好醫院也越來越重視對出院后患者的延續護理照護,把護理重點從醫院內延伸到醫院外。“通過這種延續護理服務,可以減少病人的醫療費用,同時加快醫院床位周轉,提高了公立醫院醫療供給能力,更是有效地提高了政府財政在醫療上的投入效率。”趙菁對記者說。 周立新認為,“正是醫院不斷為我們營造專業化的職業規劃,讓我們更加有了職業歸屬感,也讓我們堅信護士這個職業未來的路會越來越好。”
要珍惜病患的信任
內分泌科是該院的重點學科,同時還組建了糖尿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對于該科15個護士來說,意味著每天都要面臨繁重的護理工作。即便如此,她們依舊甘愿承擔起更多的角色,將對個體的護理擴展到對患者家庭的協助繼而延伸到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因為對她們而言,護理工作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份對患者和患者家屬的責任。
當記者問到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時,周立新回答應該具備三項“硬指標”,那就是“強大的責任心、慎獨精神和過硬的專科知識”。她說,病人對我們如此信任,我們必須學會珍惜。
最后趙菁呼吁,護理工作者雖然平凡卻不簡單,我們全社會應該倡導建立尊重護士的文化,提高護士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與護理照護質量,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的病患。
?
?
相關鏈接:
海醫一附院花式慶祝護士節 服務之星分享護理故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