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多數描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文字會提到:英國議會下院1840年4月通過英國政府對華戰爭法案。
一種說法是,1840年4月7日起,英國議會下院經過3天辯論,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內閣與中國開戰的提議。
鴉片戰爭是中國百年屈辱的開始。關于那場戰爭,每個細節都值得探究。
記者日前來到英國議會檔案館,想找出當年那份“鴉片戰爭議案”。
檔案館向公眾開放,但需要提前數日預約,告知要查閱檔案的卷宗號。它位于議會大樓維多利亞塔樓內,而那間今人與古人對話的屋子只有六個座位。英國議會所涉法案以往會記錄在羊皮紙卷軸上,送入檔案館。不久前,這項500年傳統因費用問題而改變。如今,法案用A4紙打印、再用羊皮紙做封面保存。
管理員找出一本1840年4月議會下院辯論記錄集,囑咐用手邊的配重條壓住書頁,輕輕翻動,而且屋內只可以使用鉛筆記錄。
記錄中,沒有那份“以9票優勢通過、對華開戰”的法案。
1840年4月9日,議會下院經過三天辯論,確實表決一份法案,是由反對黨輝格黨人詹姆斯·格雷厄姆提出的“對政府不信任案”。議案并非關于與大清王朝的鴉片戰爭或是備受爭議的鴉片貿易,而是抨擊時任首相巴麥尊的對華政策缺乏遠見、思慮不周,忽視了給予英方駐廣州人員的權力……
格雷厄姆在那次辯論中說,英國和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財政收入六分之一取決于與中國的貿易,中國因而很重要。他提出,英國對中國了解太少,只是依據對廣州一個口岸的認識,“與這樣一個民族貿易不是比與他們爭執更明智嗎”?
檔案記述當天表決前的情形:“男爵(格雷厄姆)被來自兩黨的‘表決、表決’‘提問、提問’巨大喊聲打斷,議長高呼‘秩序’。男爵想繼續說話,但完全被‘表決、表決、表決’的喊聲淹沒,不得不放棄,坐回他的位子。”
記錄顯示,不信任案以“271票反對、262票支持、反對多于支持9票”的表決結果“沒有獲得通過”。
實際上,表決那一刻,英國艦隊已經起航前往中國。這意味著,英國開打第一次鴉片戰爭,沒有經過議會授權,而是首相直接下令。
另外,據檔案記錄,議會下院1840年7月27日通過一份法案,向中國遠征軍撥款17.3萬英鎊。當時,鴉片戰爭已爆發多時。
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教授藍詩玲著有《鴉片戰爭》一書,證實了檔案查找結果。她解釋,發動鴉片戰爭,即使在當時英國人看來,也是“道德上十分糾結”的事,并非像一些文字所述,是“理由充分”的決定。
依照英國君主立憲制政治體制的設計,政府享有所謂“王室特權”,可以由君主或大臣在沒有議會許可的情況下直接行使,包括宣戰、媾和、處理重大對外關系。“王室特權”之一,是政府可直接調動軍隊,無需議會批準。
從2003年起,為增強對外軍事行動合法性并獲得后續資金支持,首相托尼·布萊爾領導的政府向議會提交派遣英軍參與在伊拉克軍事行動的提案,議會通過后才批準行動。那是英國政府首次將戰爭議案交議會表決。自那以后,首相得到議會支持后再批準軍事行動似乎成為慣例。
今年4月,現任首相特雷莎·梅未經議會批準即下令派四架空軍戰斗機參與對敘利亞的空襲,與當年巴麥尊下令軍艦開赴中國海域如出一轍。(桂濤)【新華社專特稿】
?
?
相關鏈接:
馬哈蒂爾勝選震動馬來西亞 外媒:體現民眾對現狀不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