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有一個地方,于鬧市中靜靜佇立;有一個地方,在方寸間一覽千年。它,就是博物館。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去過很多博物館“打卡”,多次對文物保護工作作出指示,其情至真,其意至深。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圖文故事|博物館何以重要?習近平“打卡”告訴你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05-18 10:01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博物館,方寸間一覽千年。博物館應該如何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要求,不要“千館一面”,要突出特色。

      有一個地方,于鬧市中靜靜佇立;有一個地方,在方寸間一覽千年。它,就是博物館。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去過很多博物館“打卡”,多次對文物保護工作作出指示,其情至真,其意至深。

      重現歷史:要“讓文物說話”

      多少絕續興替,歲月深藏;多少烽火硝煙,時光掩埋。當歷史的塵埃落定,一切歸于沉寂,靜默的文物偏居一隅,無聲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在珍貴館藏文物展臺,習近平提醒忙著拍攝的記者們“小心別碰到,砸了我得負責”,幽默話語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2014年2月,習近平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670多個文物組件一一陳列,展現了北京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習近平一邊認真觀看、聽取介紹,一邊同專家交流討論。他強調,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

      歷史文物展覽,就是見證歷史。

      2016年4月,習近平在安徽考察時,到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參觀。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這里是紅四方面軍、紅25軍的主要發源地,先后組建過11支主力紅軍隊伍。革命戰爭年代,10萬金寨兒女為國捐軀。

      博物館內,習近平不時駐足凝視,并詢問有關細節。習近平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訴說著曾經的英勇壯烈。

      時間和空間,在這里凝固;神思和情思,從這里漾開。

      記錄歷史:不要“千館一面”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

      歷史文物,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燦爛文明。

      2017年,歷經數百年滄桑的故宮,見證了中美領導人的歷史性握手。11月8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與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一同參觀故宮。品香茗、賞文物、聽京劇,兩國元首夫婦在氣勢恢弘的中國古建筑群中,親密互動,感受中國悠久歷史,體味中國文化底蘊。

      始建于1406年的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宮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最多、來訪觀眾最多的博物館。

      2017年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陪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參觀故宮博物院。這是兩國元首夫婦觀看文物修復技藝展示。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作為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文化成果精品的殿堂,故宮有著獨一無二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征。

      博物館怎么建,才能脫穎而出? 習近平對此有著獨到的見解。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調研,參觀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

      2017年4月,習近平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調研。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習近平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覽。習近平指出,博物館建設不要“千館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內容要突出特色。

      “千館一面”,難顯歷史波瀾壯闊;“突出特色”,方知歷史精魂所在。

      謹記歷史:要“啟迪后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2015年2月,習近平在西安市博物院參觀時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習近平指出,“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同年5月,習近平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共同參觀了白俄羅斯衛國戰爭歷史博物館。習近平認真聽取講解,并在紀念簿上題詞“銘記歷史,維護和平”。

      2012年11月,習近平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在參觀過程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表示,《復興之路》這個展覽,回顧了中華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給人以深刻教育和啟示。

      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可以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中國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正如習近平在首都博物館參觀時所說,“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后人”。

    ?

    ?

    相關鏈接:

    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博物館價值不斷被重新發現
    多件珍貴沉船出水文物入藏湖南省博物館
    陜西已擁有博物館超過300座
    湖南長沙銅官窯博物館開放

    ?

    相關鏈接:
    湖南長沙銅官窯博物館開放
    陜西已擁有博物館超過300座
    多件珍貴沉船出水文物入藏湖南省博物館
    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博物館價值不斷被重新發現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敏彥] [編輯: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