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過千山萬水 還是“家鄉”最美
海口艦官兵喜看椰城新貌
▲5月18日上午,海口艦官兵在省博物館參觀“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成就展”。 見習記者 程志 攝
五月的海口,艷陽高照,草綠花紅,椰風海韻。
18日上午,海口艦官兵從秀英港出發,一路喜看“家鄉”的如畫美景。馳騁海疆萬里,圓了期待已久的“回家夢”。
走進省博物館,看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輝煌巨變;到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感受城市更新中“母親河”的華麗蝶變;在百年騎樓老街,品味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的魅力……
“走過萬水千山,始終還是覺得家鄉最美。”常年和大海相伴的官兵們始終心系“家鄉”的變化,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的魅力風景,讓他們流連忘返。“海口的風景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省博物館 感受海南巨變
在省博物館門口,鮮花錦簇,吐露芬芳,前來參觀的海口艦官兵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展館。“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 建設美好新海南——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成就展”,這是官兵們參觀城市時最想先來的地方。
在成就展館內,海口艦官兵們不時駐足細看,仔細傾聽講解員的介紹,看著全國最大經濟特區30年來的發展成績單,心中倍感振奮。“雖然我們常年在海上,不過也經常看新聞報道,這些年海南發展得很快,今天看了展覽后,對海南的具體變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位95后的海口艦戰士說,“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從一個欠發達的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馳名中外的國際旅游島,道路四通八達,高樓林立,不僅經濟發展快,環境保護也特別好,空氣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據講解員介紹,成就展由序廳區、改革開放館、國際旅游島館、生態建設館和社會民生館五部分組成,重點展示3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望海南未來的美好前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官兵剛走進生態建設館,就看到這幾個醒目的大字,館內不僅有大田坡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海南十大自然保護區板塊,還可以看到海南的標志性物種——珊瑚礁的修復和保護情況。“能夠生活在這么山清水秀的地方,可以天天深呼吸,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多位海口艦官兵贊嘆道。
濕地公園 體驗生態海口魅力
“美舍河生態修復工作中,除了控制流入河道的污水,還通過生態修復措施,提升水體自凈能力,公園的一草一木、一溝一壑,都在為海綿城市建設貢獻力量。”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講解員向海口艦官兵介紹園內各個功能點的作用。
通過一幅幅今昔對比圖,官兵看到,在美舍河道,原來的硬質堤岸變硬為軟,退堤還河,構建內河濕地,改變了原來的“三面光”現象,增加了水體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接觸界面。“原來,高高的圍欄將湖水和人隔離開,彼此離得很遠,沒有親近性,體現不出水生態的魅力。”講解員向官兵介紹,為了打造親水休閑空間,海口將原有毛石砌筑硬質駁岸進行軟化處理,改成了草坡入水,并在安全水位線里種上水生植物,完善濱水步道空間,增加部分親水棧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鳳翔濕地公園,占地1.4萬平方米的梯田濕地引起官兵的注意。“這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景觀,它的了不起之處在于融合了10余項中國科學院處理專利技術。”講解員介紹,梯田濕地分為八級,每一級80厘米高,由各種粒徑不同的基質材料和生物填料顆粒組成,每一層都對污水有一定程度的凈化作用。“真是個神奇的梯田,美麗又實用,就像個天然的‘凈水寶地’。”海口艦官兵在了解到梯田濕地的功能后,由衷地贊嘆道。
此外,為了提升水體凈化能力,增強水生態景觀豐富性,海口在濕地公園內種植了多種水生植物美化環境。“周邊的居民每天到這里來散步,看著清澈的湖水、搖曳多姿的各種水生植物和飛翔的水鳥,心里別提多舒坦了。”目睹眼前的美景,官兵紛紛拍照留念,記錄下生態海口的靚麗風景。
騎樓老街 品味歷史芬芳
走進騎樓老街,充滿南洋風情的建筑,古色古香的老街區,深深地吸引了官兵們的目光。作為海口城市名片,騎樓老街歷經滄桑歲月,有著光輝的歷史。在“一帶一路”的歷史上,海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1872年至1907年,先后有美、日、英、德、法、奧匈(帝國)、葡、意、比、挪威等超過10個國家在海口設領事館、領事,其中大部分坐落在騎樓街區得勝沙一帶。水巷口一帶,“天津條約”后變得喧鬧而繁華,南來的貨船從此登岸運往島內各地。
如何復興這張城市歷史名片?騎樓老街講解員向海口艦官兵介紹,海口邀請同濟大學設計團隊,保存修繕遺產、拼貼新舊界面、活化內部空間、置入合宜業態。與古為新,是騎樓老街街區修繕工程一以貫之的理念。在科學的修繕中,復興歷史文化遺跡。
據騎樓老街管理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把騎樓的街區文化、歷史文明更具體地推向大眾,展現海口歷史文化的繁榮與演變,海口注重街區歷史痕跡的保留與挖掘,對街區內331處海口市第一批歷史建筑進行分類保護修繕;挖掘恢復五條老街老商號牌匾近200個;整理出版騎樓文化系列書籍。媽祖廟紀念館于2017年春節前建成開放,水巷口海口南洋騎樓老街展示館、中山路海口南洋騎樓文化展示廳、修繕工藝展示館堅持每日開放,做好最全面的海口歷史文化“導覽”與傳播。
“騎樓老街的建筑保護得很好,看起來跟以前一樣,這么有特色的歷史街區,我下回肯定還會過來看看,也會推薦我的朋友過來玩。”來自內蒙古的90后戰士邊爽第一次到海口,現代和歷史交融的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美景讓她流連忘返。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舉行海口艦“回家”答謝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