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海南省政府召開2018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暨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相關政策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2018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和總部經濟發展文件制定出臺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招商引資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舉辦百日大招商活動?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海南舉辦百日大招商活動,是要把握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建設起步階段的招商黃金期,通過點對點、面對面、門對門、一對一的招商方式,引進一批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能支撐海南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大企業、大項目,為下一步持續招商打下良好基礎。
記者提問:海南自貿區(港)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在精準招商方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海南改變以舉辦大型推介會為主的招商方式,特別重視點對點招商,把“走出去”的上門招商和把對海南有投資興趣的客商“請進來”考察、洽談相結合。招商機制強化“全省一盤棋”觀念,實行以上統下原則,還建立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記者提問:海南在百日大招商中有沒有面向香港的招商計劃?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香港是總部經濟的聚集地,還在郵輪游艇、服務貿易等方面都很有優勢,海南非常重視在香港開展引進外資的招商活動。省商務廳考慮近期前往香港對接一些海南目前急需引進的項目,香港還有專業招商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省商務廳也將和這些中介服務機構對接,通過專業的招商代理機構為海南引進外資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提問:全國很多大城市都在發展總部經濟,海南發展總部經濟有什么優勢?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有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和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海南正在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有建設自貿區(港)的體制機制優勢和政策優勢,中央12號文件明確指出:“支持海南推進總部基地建設,鼓勵跨國企業、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在海南設立國際總部和區域總部”。目前海南已成為國內外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區域,許多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入駐海南設立總部的意愿十分強烈。
雖然國內有相當一部分城市提出發展總部經濟,但在省級層面出臺發展總部經濟文件是不多的,海南即將出臺的資金扶持政策優惠力度是空前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到海南投資興業,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改革成果”,加上特區人埋頭苦干的精神,海南會成為投資的熱土。
記者提問:海南總部經濟會否與華南的總部經濟形成競爭?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各地在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總部企業落戶,這種競爭關系不是排他性的。總部經濟的突破主要是產業方向上,海南不以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為重點,重點發展旅游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高效農業等。海南會在中介機構的引進上也創造一些資源上的服務。海南發展總部經濟的目標是,今年在總部經濟上全面起步,在百日招商活動上能實現18家總部企業落戶。2020年總部經濟基本成形,2025年基本成勢。
記者提問:房地產企業不在總部企業認定范圍是如何考慮的?如何確保企業能夠真正落地?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總部經濟是產業發展的高級形態。十二個重點產業沒有說我們要側重發展哪一個方面,對海南的經濟發展都同樣重要,應當說只要是不違背我國法律法規的總部企業,我們都非常歡迎。大家也看到當前海南的房地產調控力度是很大的,我們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因此,考慮到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房地產開發企業不納入總部企業認定范圍。
第二個問題,今年海南改變了一些辦法,從機制上做了調整來確保真正落地。主要是要精準招商和點對點招商,通過更精準的和投資者就項目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確保談成一個就要落地一個,否則不簽這個協議。要保障簽約的項目都實實在在,符合“多規合一”,符合海南環保的要求。同時,大項目不能和房地產捆綁,下一步在審核項目時都會從嚴把握,確保每個項目扎實。
記者提問:總部企業的認定只限于海口市和三亞市嗎?海口、三亞的總部企業獎勵政策什么時候能出臺?
海南省商務廳廳長呂勇:海南發展總部經濟重點區域集中在海口、三亞,省級財政目前只對海口、三亞發展總部經濟進行獎補。但是除海口、三亞外,已經在其他市縣注冊且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我們也將給予認定。
為了避免可能出現企業為了享受政策扶持遷移到海口、三亞的現象,《認定辦法》還明確了對省內現有總部企業在本省范圍內重新變更注冊地的,不納入省財政對市縣的總部經濟獎補范圍。
目前,海口市和三亞市正在抓緊制定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資金具體扶持政策,計劃在五月底前要出臺。
?
?
相關鏈接:
2018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百日大招商活動正式啟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