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密封除蟲、煙道除濕,發現貝殼屋頂......去年一年,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深入養心殿的每一個角落進行勘查,為這位400多歲古建筑“診脈”。泥、瓦、彩繪等各工種的巧匠也啟動了數輪比武,他們中的翹楚將有幸參與到大殿百年大修的工程中。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故宮養心殿體檢發現首例“貝殼屋頂”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05-22 12:53

      密封除蟲、煙道除濕,發現貝殼屋頂......去年一年,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深入養心殿的每一個角落進行勘查,為這位400多歲古建筑“診脈”。泥、瓦、彩繪等各工種的巧匠也啟動了數輪比武,他們中的翹楚將有幸參與到大殿百年大修的工程中。

      如今,養心殿閉館進入第3個年頭,一份200余萬字的“病例”和治療方案終于完成。不久之后,預計長達兩年的大修工程將正式動工。2020年,這里將恢復原狀陳列展,觀眾甚至有希望進殿細品歷史留下的痕跡。

      慈禧時期“壁紙”現身

      清王朝12帝,包括雍正在內先后10位皇帝將養心殿當作寢宮,每一位都在這里留下了自己的生活痕跡。經過1年的勘查,故宮人在這里搜集到了更多歷史信息。

      以彩畫為例,在正殿明間,內檐彩畫就有多處相互疊壓的情況。根據檔案記錄,此處最表層的彩畫可能是同治帝親政時,為了彰顯新氣象,工匠們在舊式紋樣的基礎上,對彩畫顏色見新。專家介紹,按常規,新繪制彩畫,應該將原有的彩畫和保護木構件的地仗全部砍掉,之后繪制。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為了一些大的歷史事件“趕工”,或者是當時經濟條件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除了彩畫,從不起眼的裱糊紙里也可以窺探歷史細節。比如一處裱糊紙雖已斑駁脫落,但仍可以看到淡藍色的底色上,一團團粉色花朵錦簇。如此女性風格的裝修,是慈禧時期留下的。

      “貝殼屋頂”解決采光

      室外,也有不少新發現。舉個例子,工作人員在養心殿的雨搭找到了一處“貝殼屋頂”,學名明瓦。

      明瓦是古人用來解決采光問題的。一直以來,人們以為明瓦的材料是云母。這一次經過檢測,養心殿的明瓦是“一種大而平的貝殼”。

      這種在宮里,甚至全北京發現的惟一一處“貝殼屋頂”,如今被珍藏進了庫房。故宮人將固定明瓦的一千多個釘孔一一標記下來,再將瓦片小心翼翼地取下,按照它們在雨搭上的各自位置固定后收藏,避免它們再經歷風吹雨打。

      未來,養心殿的整體修繕也將如此——盡可能多地保留住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比如專家建議,修繕時可以盡量保存原有地仗,但油皮要做傳統的,厚度是油漆干了之后的近3倍。“故宮不僅是我們這一代的,還有后世,所以要用油皮對它進行保護。”這位專家說。

      硫氙氟密閉一周除蟲

      嚴重的蟲害,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破壞養心殿內的裱糊紙張。故宮人揭開一層層的裱糊紙,也會遇到已經死去的蟲子。他們將蟲體放入試管,拿回去細分種類。故宮文物醫院里,有一個由化學、生物等專家所組成的部門,他們不僅熟識不同歷史時期的紙張纖維在顯微鏡下的差別;還通曉故宮內各種昆蟲的種類與習性。

      春天回暖前,養心殿進行了一次密封,以求在蛀蟲重新活動前,用硫氙氟對殿內進行全方位的藥物熏蒸,解決頑疾。“蟲害不是近一兩年才嚴重起來的,可能已經存在了上百年時間。木結構建筑本身就給蟲子提供了食物來源,養心殿院落有些建筑通風不好,有些濕度非常高,這對蟲子繁殖是有利因素。”裱糊組的工作人員說,在漿糊中加入中藥,是用最天然環保的方式除蟲,從工法到用料,一切都盡可能地沿用傳統。

      另外,為了解決霉菌問題,古建部將霉菌最嚴重的養心殿西圍房地磚揭開,發現了古代用于地暖的煙道。其實,煙道不潮濕,最致命的原因是煙道連通的室外送炭口,最遲清末時期就已經坍塌或者被人為封堵,從而導致水汽淤積。故宮計劃進行一次煙道疏通,放置一些低能耗設備,進行通風換氣管理,對室內濕度進行調控。(記者 劉冕)

    ?

    相關鏈接:

    公布“體檢”報告 故宮回應《千里江山圖》偽作質疑
    故宮御花園石子被“摳走”留念? 工作人員:非文物
    “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亮相故宮
    故宮啟動地下庫房改造 部分地面庫房將變身展廳
    故宮地下文物庫房今起改擴建 實現溫濕度分區調控
    相關鏈接:
    故宮地下文物庫房今起改擴建 實現溫濕度分區調控
    故宮啟動地下庫房改造 部分地面庫房將變身展廳
    “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亮相故宮
    故宮御花園石子被“摳走”留念? 工作人員:非文物
    公布“體檢”報告 故宮回應《千里江山圖》偽作質疑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冕]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