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旺溪濕地長勢良好的水蕨。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復雜總稱,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景觀生物多樣性四個層次。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并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聯合國大會2000年12月20日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2018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5周年。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那么,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該怎么做?首先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多植樹造林;禁止獵殺,不要吃野味,不要從事野生動植物貿易;發現有人非法獵捕野生動物要及時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舉報;爭當環保志愿者,向群眾講解環保法規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本報記者龍易強整理)
?
相關鏈接:
國家濕地專家在海口作濕地保護科普講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