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資源、占用公共空間 “墳場”向二線城市蔓延
4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世茂林嶼岸小區附近集中停放的共享單車。上海市江西北路、海寧路、武進路附近有一塊面積不小的拆遷地塊,一望無邊的各色共享單車堆放于此,宛如單車“墳場”。上海市交通委表示,這里停放著1萬余輛共享單車。類似的共享單車“墳場”在多地頻現。“新華視點”記者日前走訪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合肥、南昌等多地發現,有些地方往往舊“墳場”尚未清理又不斷增添新“墳場”,大量被廢棄的單車不僅占用公共空間,還造成巨大浪費。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從2017年開始,共享單車“墳場”不斷進入公眾視野。這些“墳場”的面積從數百平方米到近萬平方米不等,停放的單車數量少則數百輛,多則十余萬輛,覆蓋了幾乎所有品牌。記者在7000余平方米的廈門“巨型墳場”看到,雜亂堆疊的“車山”高達10米左右,據說這里的單車超過6萬輛。
《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研究報告》提到,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全行業累計投放單車2300萬輛、覆蓋200個城市,市場已趨于飽和,并且給城市交通公共管理造成巨大壓力。目前,已有杭州等12座城市出臺禁令,禁止企業再向城市投放新車。
記者調查發現,共享單車“墳場”不僅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存在,而且不斷向二線城市蔓延。在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世茂林嶼岸小區附近,一塊面積兩三畝的空地被各類共享單車塞滿,一座仿古式涼亭被深埋在車海之中,勉強露出的飛檐格外突兀。記者目測,數量應在萬余輛。就在數千米以外的武昌區和平大道附近,一個荒廢的體育場大約300平方米的地方,也堆放了大量共享單車。
江西省南昌市甚至出現了“水上墳場”。不久前,東湖區城管執法部門聯合漁政部門在贛江沿線專門組織了一次獨特的“釣車”行動,僅半天時間就從江中“釣”上來600余輛共享單車。記者還在該區三經路與下沙窩交界處的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內看到,5000多輛廢棄的酷騎單車整齊排列。
曾備受追捧的共享單車如今成了城市的痛點。記者在武漢幾處“墳場”看到,許多車輛外形完整,設備完好,還能發出滴滴的報警聲。一家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認為,“‘墳場’停放的車輛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此外,“墳場”大量侵占公共空間,影響市民生活。記者發現,武漢等幾座城市的“墳場”有不少是體育場或面積較大的空地,還有一些位于地鐵站附近通道、道路綠化帶中,嚴重影響了市民休閑和出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