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飯桌”老師偷配學生家門鑰匙盜竊
先后入室盜竊19次涉案價值8萬元
輔導學生的時候,她故意把學生的鑰匙藏起來,偷配鑰匙后再還給學生,通過微信朋友圈了解家長外出情況后,多次上門實施盜竊。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警方破獲一起連續入室盜竊案。
幾年前,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王小蘭(化名)從單位辭職后在家辦起“小飯桌”,兼顧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出于信任,身邊的朋友、同學紛紛把上小學的孩子交給她。慢慢地,她的“小飯桌”生意越來越好。
2016年12月的一天,王小蘭在打掃衛生時,發現學生孫某把鑰匙落下了。因為同住一個小區,王小蘭對孫家很熟悉。
“我拿著鑰匙去他家開門的話,不會留下痕跡吧……”王小蘭決定去孫某家“串門”。趁著孫家人上班上學,王小蘭來到孫家。打開門,換上客廳里的拖鞋,戴上手套,她大搖大擺地走進臥室,從衣柜內盜竊了金項鏈、金耳環,臨出門還從冰箱里帶走了一塊風干肉。
初次得手后,王小蘭很忐忑,怕被發現。但是因為金銀首飾不經常使用,事發后兩個月孫家人都沒發現失竊,也沒報案,王小蘭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2017年初,王小蘭的同學安某把孩子托付給她,并把家中備用鑰匙給了她。一段時間后,通過安某的微信朋友圈,王小蘭得知他們全家去山東旅游。于是,她“走”進安家,竊走了金首飾和鉆石戒指。
過了幾天,安某的朋友圈顯示他們在上海,王小蘭又分4次去安家,前后共盜竊現金4000元,及冰柜內的肉、海鮮等食品數件。
安某回家后,發現首飾不見了,肉也不翼而飛,立刻報了案。然而,現場門窗完好,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案件一直未破。
一再嘗到“甜頭”的王小蘭向貪欲的高峰繼續“攀登”。
她輔導學生的時候,故意把學生的鑰匙藏起來,偷配鑰匙后再還給學生,并告訴學生鑰匙昨天落在她家里了,孩子們對老師的話自然深信不疑。
配完鑰匙后,她再通過家長微信朋友圈了解這家人的動態,如果發現這家人出門了,就立即上門去盜竊。后來,她慢慢“積累”了7把鑰匙,為了區分還特地貼上標簽,以免弄錯了打不開門。為防止露餡,王小蘭從不將偷來的金銀首飾變賣,而是留在家中,偶爾偷偷佩戴滿足虛榮心。
5月14日,連續入室盜竊的王小蘭被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王小蘭對其盜竊財物的不法事實供認不諱。據王小蘭交代,她先后共計入室盜竊19次,涉案價值8萬元。(記者 潘從武)
?
?
相關鏈接:
車站候車室盜竊高發:帶現金的人少了 手機成盜竊目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