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要我改廁”轉變為“我要改廁”
海口“農村改廁”改出鄉村新面貌
簡約紋飾的白色地磚、白色的墻面,洗衣粉、沐浴露整齊地擺放在墻角,抽水馬桶、洗手盆一應俱全……5月21日下午3點,海口秀英區施茶村委會美社村村民王子廉正在用潔廁精沖刷自家廁所的地面和便池,很快,這個約4平方米的空間就變得干凈明亮。
自2010年開始,海口開始推動農村改廁,政府不斷加大改廁資金投入,800多戶施茶村村民家中,都有了像王子廉家這樣的衛生廁所。
建美麗鄉村 根治如廁陋習
37歲的王子廉格外注重廁所的衛生,每天都會做一些簡單的保潔。他告訴記者,小時候許多人家里沒有廁所,村民山前屋后的“行方便”,不僅不方便,整個村子的環境衛生更是沒法看。海口夏季長,一熱起來蚊蠅滿天飛,要是遇到刮風下雨,如廁就成了一件難事。后來,有些村民就在自家的院門外搭個棚子,再堆上幾塊磚,便是一個廁所了。“味道很大,很難聞。”王子廉說,在以前的農村,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但自己這一輩并沒過太久這樣的生活,大約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農村開始“改廁”,左鄰右舍都自發在家里裝了沖水式便坑,用完按鈕一按,水一沖,方便又干凈,漸漸的,“廁所革命”帶動著環境衛生發生著喜人的改變。
“目前,全市農村的‘露天坑’基本上都被‘水沖式’取代,農村人居環境已經得到明顯的改善。”海口市愛衛辦衛生督查科科長麥海平告訴記者,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計完成農村家庭衛生廁所改造170321戶,普及率93.58%,而農村廁所改造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排污問題,下一步需要結合方方面面解決該問題。
因地制宜 大力推進改廁
“廁所革命”的主要做法是將旱廁改為沖水廁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擁有9萬多農村人口的海口市就以主要建設公廁的農村改廁為抓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004年至2008年,農村改廁工作納入財政預算規劃,中央轉移支付列入專項改廁項目,重點是血吸蟲流行地區;2009年至2014年,農村改廁列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專項改廁項目,改廁農戶得到的補助由300元增加到900元。2014年至2017年,中央和省里停止財政補助,海口市、區兩級財政仍然保持補助每戶900元,2018年農村改廁補助每戶增加到1600元。期間,市愛衛辦研究開發出“農村改廁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真正做到全市信息化管理農村改廁工作,在全省率先實踐農村改廁信息化管理。
如今,海口各地因地制宜引導農戶建設三格化糞池式衛生廁所,讓農村面貌和家庭衛生狀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實踐中,各地還創造性地將旱廁改造工作與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棚戶區改造等相結合,強力推動。不僅如此,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統籌考慮公廁規劃建設,贏得群眾一致點贊。
小廁所關乎大民生。當下,“廁所革命”正席卷山鄉,過去簡陋、臟亂的旱廁變成如今干凈、方便的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村群眾對于廁所的感受,真正從“要我改廁”轉變為“我要改廁”,市愛衛辦走訪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群眾對改廁的滿意率達到100%,衛生知識知曉率也隨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98%。
海口市愛衛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海口將以區為單位,開展農村改廁大普查,通過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按照國家標準加強技術培訓,根據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在不增加農民經濟負擔的情況下,提高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全面完成《海口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2016—2030發展規劃》提出的工作任務,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和健康村鎮建設協調發展。
?
相關鏈接:
海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今年將完成農村改廁7400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