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融快報》5月28日文章,原題:城市化,以下是印度能學習中國的地方
在中國以史無前例的規模推進城市化并將其作為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器之際,也在經歷諸多挑戰。
目前,中國執行的周密可行的城市發展戰略已產生紅利。最新數據顯示,1978年到2015年,中國城市化率從17.9%上升到55.1%。過去30多年里,勞動力從中國農業和農村向非農產業和城市轉移,支撐了全球最快速的、可持續經濟增長階段。
農民進城務工推動的城市化滿足了中國對勞動力的強勁需求。但自2011年以來,這一流動速度開始放緩。目前問題是,中國如何保持城市化高速增長?通過適當政策調整,中國正發掘人口潛力。農民工轉型為享受平等待遇的城市居民,有助于收獲城市化下一階段。這正是當前政府嘗試的事情。
中國還以創新方式應對城市化問題。大都市發展戰略要求輻射半徑為50公里,通過龐大快速軌道交通把周邊中小城市連在一起,形成城市網絡。這是一種先進的城市化理念,以往觀點是讓城市成為各種活動的神經中樞,而新模式是重新劃分行政和各類功能區域。同時,小城市可通過吸收周邊地區成為大城市,縣可被合并成為市。此種戰略將帶來中國下一階段增長并吸引到更好的人力資本。
印度可(向中國)學習的經驗是,當人們從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動時,提供基本永久居住權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創建有軌道交通相連的城市,這些城市有直接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聯系,這是經濟增長的真正驅動力。印度應該把大城市打造成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集聚區,就如中國在珠三角和東部所做的那樣。(作者阿尼爾·卡農戈,陳一譯)
?
?
相關鏈接:
莫迪接受“健身挑戰” 印度反對黨看不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