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投入逾20億元助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儋州: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
記者 易宗平
平整硬化的跑道,高大嶄新的教學樓,展示個性的興趣小組……在城區學校也許是司空見慣的事物,對儋州市新州鎮中心學校教師陳開鶯而言,今天仍有頗多感慨:“5年前,我剛調到這里工作時校園還是泥土路,但這幾年教育教學的硬件、軟件建設水平正在趕上城區學校步伐。”
新州鎮中心學校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是儋州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的一道縮影。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提出,儋州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定位,具體化、功能化為打造西部教育中心、醫療中心、文體中心、消費中心、服務中心“五大中心”,增強城市吸引力和聚集功能。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海南西部教育中心重要內容之一。
如何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儋州市教育局局長李海文介紹,要均衡配置教育資源,使全市城鄉、區域、校際之間的義務教育學校,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教學質量上達到基本均衡,全面規范辦學行為,保障義務教育適齡兒童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在辦學條件上,重點完善農村學校硬件設施。2015年至2017年,儋州市財政分別投入20.39億元、22.57億元、24.52億元,助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前全市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項目699個,總建筑面積46.44萬平方米。隨著這些項目的竣工,儋州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將得到質的提升。
在師資力量上,采取“引進+整合”模式。“May I come in?(我可以進來嗎?)”“Yes,please!(是的,請!)”……這樣的英語對話場景,如今經常在儋州市蘭洋鎮番打小學出現。2017年秋季學期以來,這所四面環山的偏遠小學告別了以往依靠播放光盤教英語的模式,師生互動變得更加頻繁和直接,因為該校引進了兩名大學畢業的老師。
據儋州市教育局人事科負責人劉華佳透露,近3年來該市為農村學校招聘特崗教師234人、小學教師65人,2018年計劃向師范院校外聘中小學見習崗教師100名,接收2019屆實習生200名。
如今,儋州將多個鎮中學與鎮中心學校合并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推行頂崗交流、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方式,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
在教育教學質量上,推動“教學相長”良性循環。2017年秋季學期以來,儋州59名中小學校長、65名教務主任、22名骨干教師、80名新入職教師集中上展示課。“這些公開課示范引領全市教師堅持以課堂為中心,有利于推動‘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李海文說,2017年全市培訓教師、教育管理人員超過3000人次。
多措并舉,初見成效。據儋州市教育局統計,2017年中考,全市40所學校學生平均分444.4分、同比提高25.8分;綜合評價指數排全省第六,比2016年上升3個位次。而就在兩天前,儋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通過了省級督導評估。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儋州市市長朱洪武表示,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做好義務教育標準化、規范化學校建設,逐步消除“超大班額”,統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相關鏈接:
儋州以高效服務吸引企業投資 今年前4月新增企業575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