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華區逐人逐戶摸實情、尋短板、找“病根”
幫扶套餐“私人定制” 脫貧致富有準頭
6月5日下午,龍華區遵譚鎮新譚村,貧困戶黃生海家的院子里,羊舍里的黑山羊熱情地向客人“打招呼”。“有了這些政府幫扶的羊,感覺生活有了奔頭。”黃生海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據悉,海口市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人逐戶摸實情、問需求、問建議,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和弱項短板,找準“病根”,在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量身定做幫扶套餐。
教育幫扶 貧困戶“脫胎換骨”
55歲的黃生海家有7口人,由于孩子們都在讀書,其中一人還患有殘疾,作為一家之長,黃生海長期肩負著養家的重擔。然而,由于沒有一技之長,他只能靠做農活和打零工謀生,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2016年,被列為精準扶貧對象后,政府對其進行產業幫扶:6只母羊、10頭豬苗、2頭母豬。
“總算過上了好日子,全靠政府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我一把,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黃生海蹲在羊舍旁邊細心觀察黑山羊進食狀態,一邊笑著告訴記者。據悉,政府給黃生海送來母羊后,他自己花錢購買一只公羊配種,經過細心飼養,黑山羊養得又肥又壯。此外,黃生海還擴大養豬規模,目前他已出售25頭豬,收入5萬元。
“政府還對我進行了教育幫扶,孩子們每學期都能領到2000多元的補助,現在3個孩子都完成學業而且有了工作。”黃生海自豪地說,目前他家人均年純收入達到7000多元,已經實現脫貧。據悉,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黃生海還入股了新發地公司,每年都能獲得分紅。“下一步我還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靠自己的勞動致富。”
醫療幫扶 貧困戶就醫無憂
在龍泉鎮美定村,已經78歲的貧困戶陳秀運,因年紀太大喪失勞動能力,半個月前,陳秀運因肺病住院10多天,花費一萬多元。“什么都不怕,就怕生病。好在政府對我們進行醫療幫扶,同時還幫我們繳納了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此次的醫療費用報銷了近90%。”陳秀運的兒子陳穎全告訴記者。
當天下午,見到前來關心自己的幫扶干部,陳穎全滿滿的感激,“感謝政府對我們家進行的醫療和產業幫扶,不僅為我們購置了牛、羊,還搭建了羊舍。”
龍泉鎮政府幫扶干部吳海南表示,將持續關注陳秀運的病情,為他提供及時的醫療救助,同時,繼續對陳穎全一家進行產業幫扶,教授他種植黃皮或檳榔等產值高的經濟作物,并適當安排他參加一些技能培訓。
據介紹,為了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醫療幫扶,龍華區出臺了《龍華區健康扶貧分類救治及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實施方案》《龍華區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通過提高普通門診補償比例,將門診統籌補償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至80%;提高新農合住院補償水平,取消參合衛生健康精準扶貧對象的住院起付線,實行住院零起付,在二級以上新農合公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有效減輕了因病致貧家庭的經濟負擔。
?
相關鏈接:
海南制定農業產業扶貧“十要十不要” 確保貧困戶年人均收益不低于250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