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什運鄉蘑菇種植合作社吸納87戶貧困戶入社發展
小小蘑菇,鋪就一條脫貧路
小小蘑菇,同樣能夠鋪就一條脫貧路。
“大伙學習積極性高,遇到不懂的就主動舉手提問,當老師的也像打了‘雞血’,真心愿意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都傳授給貧困戶。”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蘑菇種植合作社技術員嚴庭發說。
近日,瓊中什運鄉蘑菇種植合作社開辦蘑菇養殖培訓會,技術員把蘑菇制種、裝袋、培育、搬運、采摘等工作流程教給現場80多位社員。培訓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很多貧困戶還把知識要點認真做了筆記。
據了解,什運鄉有87戶貧困戶。為了幫助他們脫貧,去年底,瓊中龍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志平在什運鄉牙訓村和道妙村閑置的廢舊廠房里成立了蘑菇種植合作社,一直閑置的廠房成了村里“聚寶盆”,87戶貧困戶隨即入社發展。
“去年加入蘑菇種植合作社后,主要負責合作社出菇、澆水等工作。通過勤勞的雙手,我有信心在今年脫貧。”什運鄉光二村貧困戶王春瓊說。
昨天下午,在什運鄉蘑菇種植合作社,記者看到一排排架子上堆放著密密實實的白色菌包。部分蘑菇已經可以采摘,基地的工人們正在忙碌著。
“我也是附近村莊的貧困戶,合作社的蘑菇銷售量高,以后掌握了蘑菇種植技術,我想在家里小規模種植蘑菇,拓寬家庭增收渠道。”正在篩檢蘑菇的什運鄉光二村村民吉翠南說。
據了解,在選準蘑菇種植業作為貧困戶的增收主導產業之后,什運鄉還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入股模式,激發貧困戶種植蘑菇的積極性,大家以“以工代賑”形式,參加蘑菇種植基地大棚建設并獲得一定的勞務報酬。
目前,蘑菇種植合作社共有12萬包菌菇投入生產,市場前景廣闊。去年年底至今年5月底,蘑菇種植合作社出菇產量超45000斤以上。下一步,合作社計劃將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力爭發展300萬包可生產菌菇,帶領村民早日摘掉“窮帽”。
?
?
相關鏈接:
海南瓊中推進“脫貧摘帽” 重點排查整改八大方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