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居民搬進了寬敞的新房。
海口網6月11日消息(記者陳家煜 攝影報道)干凈整潔的街道、寬敞明亮的新房、設施齊全的校園……這是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在三沙市永興島見到的一幕。9日,參加“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采訪活動的網媒記者走進三沙居民生活圈,感受其中的點滴幸福。
小朋友在永興學校內玩耍。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居民住上“小別墅”
當天下午,記者一行來到三沙永興社區居委會大樓,該大樓包括辦公場所、居民活動場所、戰時指揮場所、緊急避難所以及民兵哨所。海口網記者觀察到,居委會配備了健身活動場所、社區文化綜合閱覽室等居民活動中心。據三沙永興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趙恒介紹,居委會對外開放,作為全島居民學習和休閑場所。
據了解,永興社區目前有居民38戶157人。起初,居民只是居住簡陋的木板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遇上臺風天,居民人身安全沒有任何保障。近年來,三沙市政府大力投入,一棟又一棟新樓房拔地而起。目前,島上共有32戶居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屋,各家各戶都用上淡水,有電有網絡,生活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同時,三沙市政府大力推進居民區的綠化美化工作,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后都種上了連片的花草樹木,“政府給我們建起了新房,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非常感謝政府為我們做的一切。”居民黃先生告訴海口網記者。
居民沿著干凈整潔的街道散步。
島民“洗腳上岸” 收入穩定可觀
靠海吃海,這是以前島上居民唯一生產作業方式。為讓漁民有穩定的收入,近年來,三沙市政府為島民提供了多種類型的工作崗位,并展開職業技能培訓,希望漁民轉產專業。在政府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漁民“洗腳上岸”,轉行做起了清潔工、服務員和物業管理等工作。
“漁民日子苦,每天風吹日曬,現在政府為我們提供了工作崗位,還有補貼,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了。”漁民林女士開心地說道。如今,林女士在島上的一家餐廳工作,工資加上政府補貼,一個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另外,島上開通網絡后,不少島民做起了電商,向其他漁民收購海產后,通過郵寄賣往全國各地。如今,居民不再單一的靠海吃飯,而是通過多種渠道獲得經濟收入,加上政府補貼,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日子越過越好。
學校圖書館,館內藏書近萬本。
教育力度持續加大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
住進了新房,有了穩定的收入,居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對精神文化層面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
作為祖國最南端的學校,三沙市永興學校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學校目前共有25名學生,校長包括教師8人,當地居民和武警官兵的孩子均可享受免費入學。學校配備了齊全的教學設施,幼兒保教用具、電教化教學設備、戶外活動器材、音樂教學用具等。目前,該校設有幼兒部、小學部以及成人教育部。其中,成人教育部主要針對居民開展如漁業知識、足球裁判技能培訓等,每個月開設三門課程,同樣免費授課。
為進一步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學校建設了圖書館,供居民免費借閱圖書。另外,該校還設有電影院,影院可容納248名觀眾,周一至周五每天播放一場影片,周末播放三場,放映的電影與全國影院熱播大片同步,島上居民可免費觀看。
一排排寬敞的樓房,一條條整潔的街道,居民在綠蔭下聊天,孩子嬉戲逗樂,海風輕拂,椰林婆娑,置身在三沙市永興島上,居民幸福的生活點滴讓人難以忘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