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沙……”看到鮮綠的桑葉,乳白色蠶寶寶扭動著幼小身軀,緩緩爬上葉片,盡情品嘗這頓新鮮的“早餐”?!八鼈兛墒敲逼鋵嵉某载洠惶煲运膰嵞?。”養蠶工人符美鳳笑著說,每天早上,都要去地里采摘桑葉。
6月8日上午,陽光普照,海口美蘭區大致坡鎮昌福村,村黨支部發起的養蠶基地迎來了第一批“住戶”——10萬多只蠶寶寶,只見這個350平方米新建養蠶房里,密密麻麻都是蠕動的“小蟲子”,五六個工人正在忙著“喂”桑葉。
這里是昌福星光種養專業合作社,也是??谡逋七M貧困村——昌福村委會建立的首個農業合作社。為了加快脫貧致富,經過多次外地“取經”,該村黨支部發揮創業的“主心骨”作用,因地制宜探索黨支部+合作社+金融+貧困戶共贏模式,將扶貧力量擰成一股繩,瞄準種桑養蠶特色產業,努力闖出整村推進長效扶貧新路。
記者 曹馬志
特約記者 梁崇平 通訊員 王聘釗
■尋路
借鑒他山之石
學習種桑養蠶
“你可以叫我股東,年底有穩定的分紅,平時在養蠶基地里打工,一天能有110元的酬勞?!苯衲?3歲的符美鳳曾是昌福村委會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后,主動加入合作社,脫貧后的好日子讓她充滿期待。
在昌福村委會,像符美鳳一樣加入合作社的鞏固提升戶有23戶,共83人,在政府精準扶貧資金的支持下,該村的29名低保戶也踴躍加入?!按送?,我們還吸收了鎮里其他村委會的187名鞏固提升戶加入,共729人。”昌福村黨支部書記何和銘說,通過發展產業,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更好走上致富新路。
為什么選擇種桑養蠶?何和銘說,這是借鑒他山之石、因地制宜學以致用的結果。面對整村推進重點貧困村這頂沉重的“帽子”,何和銘覺得壓力不小。在做好“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的基礎上,如何找到帶領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的長久路子,是昌福村黨支部長期思索的課題。
“閉門苦思,不如去外地走走。”駐昌福村第一書記馬良森介紹,就在2017年,村黨支部曾組織黨員、貧困戶等5次前往瓊中縣學習種桑養蠶技術和市場前期開發,后來又2次前往廣東省徐聞縣學習種桑養蠶技術并成功引進品質好、產量高的“283”桑葉品種,同時與徐聞縣下橋鎮信橋村委會“聯姻”,由信橋村委會提供種桑養蠶技術支持和銷售市場開發。
■領路
黨支部帶頭
成立合作社為貧困戶領路
對于符美鳳等人來說,種桑養蠶雖然前景可期,但是個以前沒接觸過的全新事物,貧困戶對參與發展養蠶心中存在較大顧慮?!斑@個時候,黨支部牽頭,我們黨員帶頭干,為貧困戶在前面領路?!弊鳛辄h支部書記,何和銘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引路人,黨支部牽頭成立種桑養蠶專業合作社。包括他在內的7名村黨支部委員全部帶頭加入,特別是鄉賢的參與,大大增強了創業的實力、信心和激情,村民踴躍參與。
該合作社前期投入150萬元,主要由村里的鄉賢出資。鄉賢代表黃世光說,根據多次市場調查,合作社發展種桑養蠶很有市場,種好桑樹苗,建立專門的孵化蠶蛹空間,除了有蠶繭外,還可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如桑葉可以當綠色食材賣給餐館,桑葚藥用價值可以泡酒等,每畝純收入可達到8000元到10000元。
“種桑葉的土地,主要是盤活村里的撂荒地,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發揮規模效益?!瘪R良森說,咱們脫貧更有信心了。鞏固提升戶馮學農對參加合作社充滿了希望:出租土地有租金收入,每年還有固定的分紅,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打工、照顧家庭兩不誤。
為了減小貧困戶壓力,金融扶貧助力種桑養蠶。在村黨支部的組織、鄉賢的擔保下,??谑修r村信用社將金融扶貧潤澤到昌福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貧困戶每戶貸款5000元,共11.5萬元,入股專業合作社,為種桑養蠶產業助力,讓貧困戶從農民變成股東,讓脫貧攻堅工作行穩致遠。
“通過市場調研,種桑養蠶產業,市場前景趨好,每畝每年利潤可達8000元以上,是脫貧致富的好產業?!贝笾缕骆偽睍浟址嘉浣榻B,合作社共整合土地200多畝,已耕地250畝,種植桑苗150畝,通過宣傳帶動,貧困戶和農戶對種桑養蠶熱情高漲,預計兩年內種植桑苗將達到1000畝以上。
?
相關鏈接:
保亭將開展“文明鄉風”活動 助力脫貧攻堅
扶貧先扶志 ??诖笃骆偯撠殤衾畈奸_重振生活信心
??诿捞m區三江鎮“輸血”+“造血”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