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讓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
文化資源“活起來”精神生活更多彩
“旁邊就是文化館,孩子們周末來這里寫作業、看書,到點了就可以繼續去參加興趣班,我們家長也省心。”今天,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圖書館接受記者采訪時,保城鎮居民黃立明說。每逢周末,該圖書館就會迎來不少學生,300多個閱覽席位基本全滿。
近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圖書館在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獲評我省唯一的一級圖書館。
一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是如何打造全國縣級以上一級圖書館,進而將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的?
2016年,該圖書館建成1個總館,8個分館,60個基層延伸服務點,4個固定圖書流動點及2輛流動服務車,共同組成保亭縣圖書館的縣域總分館網絡服務體系,且實行了文獻資源統一配置、統一編目、統一配送和統一管理。
當年4月,保亭數字文化館建成并對外免費開放,成為海南省建成使用的第一個數字文化館,文化館、圖書館的資源不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共享全縣共有的文化資源。
保亭數字文化館興趣班美術教師黃民今年開辦了簡筆畫和素描兩個興趣班,分別面向4-7歲和9-17歲的孩子。“這些培訓課程都是免費的,很多對繪畫有興趣的孩子都會過來,家長們也十分支持。”
除了提供繪畫、國標舞等培訓課程,數字文化館的“硬科技”也讓廣大群眾倍感新鮮。數字文化館內設有書法、音樂、舞蹈、攝影、自助互動等教學體驗區,通過通俗易懂的教學指南和動手操作,普通人都能輕松上手。
近年來,保亭投入約5.2億元,先后建成了縣城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七仙文化廣場、廣播電視演播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形成了以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影劇院、文化廣場等為一體的大型文化設施集群,以及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62個村級文體活動室、69個農家書屋等城鄉“三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到100%,完成了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和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
2016年,保亭縣被授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榮譽稱號,也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我們把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確保公共文化事業費用同比增長不低于財政收入增長幅度。”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表示。
?
相關鏈接:
保亭將開展“文明鄉風”活動 助力脫貧攻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