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圖片來源于網絡)
(五)洋金花
曼陀羅又稱瘋茄兒,其花稱洋金花,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洋金花全株有毒,以種子含毒量最高。誤食種子,漿果或幼苗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現有口干、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皮膚干燥、潮紅、發熱,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壓升高、頭痛、頭暈、煩操不安等癥狀。
建議:要防止曼陀羅的種子混入可食豆類,防止曼陀羅的幼苗、葉子混入菠菜等蔬菜中,在食用菠菜等蔬菜時,要挑除菜葉中的雜草雜葉。要加強宣傳教育,尤其是教育兒童識別并不吃曼陀羅的漿果。
三、預防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海南省野生蘑菇資源比較豐富,每年都發生誤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主要由家庭誤采、誤食導致。毒蘑菇毒性成分復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惡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中毒后,病情兇險,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療法,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目前沒有簡單、易行、可靠的鑒別方法。民間、網絡流傳的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并不可靠,不要輕易相信網絡和一些非專業機構宣傳資料上鑒別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
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勿采、勿食、不買、不賣”不明品種野生蘑菇。一旦因食用野生蘑菇出現中毒癥狀,要立即進行催吐,并盡快就醫。
四、消費警示
各類食品生產經營者要積極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進貨渠道要正規,并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不采購、不制售有毒野生動植物和不明品種的野生蘑菇;對可食用的蘑菇要嚴格挑選,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其中。
消費者要增強有毒野生動植物和毒蘑菇識別和預防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在外就餐時應索取并留存消費票據等有關憑證,一旦發生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食物中毒典型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與就餐商家取得聯系,同時撥打"12345"或“12331”向食藥監部門投訴舉報。
?
相關鏈接:
市場監管總局通告17批次不合格食品 海南5批次“上榜”
提升師生食品安全意識 海口舉辦2018年食品安全知識競賽
在過期食品上修改生產日期應怎樣處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