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微信喊話借錢 小心中計
民警:語音可轉錄遇借錢打電話溝通
近日,有市民收到朋友通過社交軟件發來“借錢”的信息。在要求確認身份時,對方則會發送一段借錢者本人的語音——“是我”。聽到語音后,有人就信以為真,按要求將錢轉了過去,結果上當受騙。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這種通過發送語音來博取信任進而“借錢”是一種新型騙術,已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北京警方提醒市民,遇到微信好友借錢,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
手段 語音喊話證身份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前幾日,他突然收到朋友小王發來的微信,小王聲稱需要1000元應急。李先生為了對此事進行核實,要求小王給他發語音證實一下身份。很快對方就發來了一段語音,內容為“是我,是我”。在聽到確實是小王的聲音后,李先生信以為真,準備轉賬給對方。但是恰逢微信內余額不足,他正要從支付寶內轉錢,卻接到了小王打來的電話。
電話中小王稱,自己的微信號被盜,并且騙子用微信已經向多名好友借款。李先生將語音播放給小王聽,小王發現這的確是他的聲音。李先生十分不解,為什么盜號的人可以發送小王的聲音用于行騙。“最后小王也仔細回想了一下。他懷疑是此前在一平臺上使用過語音驗證,被人盜取了聲音。幸好他的電話及時,不然我就受騙了。”
調查 網購軟件可轉發語音
微信的語音無法轉發,“是我”的語音是如何轉發的呢?記者查詢發現,微信語音并非不可轉發,只要通過提取語音文件或安裝一個軟件,就能達到轉發語音的效果。這種軟件在網上不能免費下載,但是有賣家出售。
這種軟件擁有很多其他功能,諸如檢查刪除僵尸粉、名片推送、批量退群等功能。其中,微信語音轉發功能最受歡迎。
■提醒
千萬別單純相信語音
對于這種新型騙術,民警表示,由于語音聽起來是事主本人的聲音,所以同事、朋友很可能被騙。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與陌生人應減少語音交流,避免對方有可乘之機,例如將語音通過截取或者轉錄,變成一些可以被其所利用的形式。此外,也不要在網絡上隨意加陌生人為好友,更不要在與陌生人的聊天中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聲音。
民警介紹,分析多起此類案例發現,騙子在騙取他人微信號的過程中,其實就已騙取了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因此民警建議,驗證不能僅僅局限于“是我”這樣簡單的話語,最好打個電話給朋友,進行較長時間的溝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借錢的動機,包括是否是本人。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
首席記者 張靜雅
線索:辰先生
?
相關鏈接:
“美女”加微信騙局起底:周期60天 背后多為男青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