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 好日子要自己造”
——海口市龍泉鎮貧困戶王鴻庚脫貧記
“每年輕松享受分紅,政府幫我們太多,接下來要靠我們自己努力了!”在近日舉行的海南新發地產業扶貧入股分紅發放儀式上,龍泉鎮貧困戶王鴻庚領到8000元的入股分紅時感激地說。為盡早脫貧,王鴻庚采取“多條腿”走路,實行種養并舉,入股龍頭企業,如今,他的夢想是搭上電商“快車”,讓自己的農產品銷售得更遠。
貧困戶變股東 每年領分紅
“哼哼……哼哼”6月19日一大早,王鴻庚提著大半桶豬飼料站在豬圈旁,一瓢一瓢地添著豬食,20幾頭小豬圍著他叫喚,“再過一個多月,又有兩只母豬下崽了,希望能賣個好價錢!”
王鴻庚是龍泉鎮元平村委會玉西村人,長期以來,妻子臥病在床,孩子要上學,自己成為了家里的唯一勞動力。然而,依靠著不到1畝的田地,一家人僅靠種植地瓜葉為生,日子過得拮據。2015年,他的家庭總收入8151元,人均純收入2717元。
改變發生在2016年,王鴻庚被列為精準扶貧戶后,政府送來了15只豬和菠蘿蜜苗,并為他安排了環衛工的工作。針對其妻子的病,政府還開展了醫療幫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從60%提高到90%,解決了他們一家的后顧之憂。就這樣,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王鴻庚在工作之余,開始依靠產業,力爭摘掉“貧困戶”帽子。
“政府還拿出扶貧資金讓我們入股企業,一年保底分紅起碼有8000元!今年已經是第二次分紅了。”王鴻庚告訴記者,除了成為“股東”,公司還提供了一些臨時崗位,只要一有空閑就會來到這里做一些臨時工,一天就可以賺100元。
說著說著,王鴻庚開始算起今年的賬:“前陣子賣了10多頭豬崽有36000元,工資一年2萬多,再加上8000元分紅,今年起碼有6萬多元的收入了。”
自力更生?生活會更好
“幫扶干部經常過來關心我們,我們不能只是等、靠、要,自己也要努力干。”提及現在的生活,王鴻庚多有感慨,“更何況,幫扶物資再多,也會有用完的一天,自己不加把勁,脫貧了還是會返貧。”
據了解,經過政府的幫扶和個人的努力,2017年,王鴻庚成功脫貧。脫貧后的王鴻庚,開始琢磨著進一步提升自己、自力更生。除了參加每期的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王鴻庚還積極參與鎮里組織的各種培訓,其中就包括電商培訓。
“通過參加電商扶貧培訓,我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認識,我結合所學知識經驗運用到實際中,把自家的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進行銷售,實現脫貧致富。”王鴻庚告訴記者,通過參加電商培訓,他已經學會運用了微店進行銷售。
與此同時,王鴻庚還入駐了龍泉農產品電商扶貧中心,將自己的農產品菠蘿蜜放在該中心進行售賣。
“以后我還是想要多學習點電商知識,讓日子越過越好。”說起未來,王鴻庚有說不完的話。
?
?
相關鏈接:
豐富貧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海口龍華扶貧電影進鄉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